CentOS 5.5 下手工建立系统菜单中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时间:2010-08-21 来源:西安PHPer
“快捷方式”这个词是借用 Windows 下的说法,但其在界面上的表现就是一个菜单项,点击以后会打开窗口应用程序,比如浏览器、终端窗口等。
在 CentOS5.5 下,每个菜单项都用路径 /usr/share/applications 下的一个文本文件来描述,这些文件被称为“桌面配置文件”,文件的命名为 xxxxx.desktop,可见后缀就是桌面的意思。桌面配置文件如果位于这里,可以建立一个符号链接指向它,符号链接的文件名格式也是 xxxxxx.desktop。
比如,“应用程序/编程”分组下,有一个菜单项“AT-SPI Browser”,对应文件名是 fedora-sniff.desktop。既然是一个文本文件,我们用 gedit 文本编辑器打开看一看:
[root@localhost applications]# gedit fedora-sniff.desktop
内容如下:
[Desktop Entry]
Version=1.0
Encoding=UTF-8
Name=AT-SPI Browser
Name[en_CA]=AT-SPI Browser
Name[en_GB]=AT-SPI Browser
Comment=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Comment[en_CA]=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Comment[en_GB]=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Exec=sniff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Icon=dogtail-head.svg
StartupNotify=true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X-Fedora;
X-Desktop-File-Install-Version=0.10
GenericName[zh_CN]= 一目了然和无关紧要的东西不解释了,看看重要的地方:
Name=AT-SPI Browser 定义了菜单项显示的文本。Name[en_CA]和Name[en_GB]定义了其它语言中的字符串。
Exec=sniff 定义了可执行文件的名字,就是即将打开的应用程序。
Icon=dogtail-head.svg 定义了菜单文字前显示的图标。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X-Fedora; 定义了菜单的分组,与“应用程序/编程”菜单项对应。 再来看一个例子。我的 CentOS 中还安装了 Flashget for Linux,在系统菜单的“应用程序/Internet”下。我们打开桌面配置文件 flashget.desktop 来看看文本内容: [Desktop Entry]
Version=1.0.2
Encoding=UTF-8
Name=FlashGet
Comment=网际快车
Exec=/usr/bin/flashget
Icon=/usr/share/flashget/flashget.png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Application;Network;FlashGet;
StartupNotify=true
Name[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GenericName[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Comment[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其中的可执行文件、桌面配置文件都是由 rpm 包安装时拷贝到各自的路径下的。我们参考一下 rpm 包里的文件分布: [root@localhost home]# rpm -qlp flashget-1.0.2-0_cn.noarch.rpm warning: flashget-1.0.2-0_cn.noarch.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29c8d3f0
/usr/bin/flashget
/usr/share/applications/flashget.desktop
/usr/share/flashget/README
/usr/share/flashget/flashget
/usr/share/flashget/flashget.png 可见确实是和菜单配置文件是一致的。rpm 包里包含什么文件、文件安装到何处,是由软件作者根据需要和要求决定的。然后用 rpm 打包工具生成的软件包。其中 flashget.desktop 文件可以手工编辑,也可以用软件来辅助生成,但必须按照不同版本 Linux 的要求拷贝到指定的路径。 知道了以上的玄机,我们就可以手工为一些“绿色”软件,比如 QQ for Linux,来建立相应的系统菜单项,以方便使用。 比如,我安装的 Navicat9.0.12(MySQL管理客户端) 位于 /home/navicat9_mysql_en 路径下,可执行文件是 /home/navicat9_mysql_en/start_navicat(注:基于wine运行的),于是我在 /usr/share/applications 下建立文本文件 navicat.desktop,内容如下: [Desktop Entry]
Version=9.0.12
Encoding=UTF-8
Name=Navicat9.0.12
Comment=Navicat9.0.12-MySQL数据库管理器
Exec=/home/navicat9_mysql_en/start_navicat
Icon=dogtail-head.svg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Navicat;
StartupNotify=true
Name[zh_CN]=Navicat9.0.12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
GenericName[zh_CN]=Navicat-MySQL数据库管理器
Comment[zh_CN]=Navicat-MySQL数据库管理器 于是,在“应用程序/编程”菜单分组下出现了菜单项“Navicat9.0.12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点击以后就会打开 Navicat for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程序。 可以想见的是,建立桌面配置文件这些简单又经常重复的工作,最好是由开发工具开完成。但开发工具也是由人开发的,程序员们也是在厘清了这些规则以后,才着手编写开发工具的。程序最初就是为了代替重复性的繁杂劳动而诞生的。 后记:进一步发掘的话,需要了解“Application;Development;”是在哪里定义的。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需要建立自己的菜单分组的话,就需要了解这些。 作者:张庆(网眼) 西安 PHP 教育培训中心 2010-8-21
来自“网眼视界”:http://blog.why100000.com
作者微博:http://t.qq.com/zhangking
“十万个为什么”电脑学习网:http://www.why100000.com
Version=1.0
Encoding=UTF-8
Name=AT-SPI Browser
Name[en_CA]=AT-SPI Browser
Name[en_GB]=AT-SPI Browser
Comment=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Comment[en_CA]=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Comment[en_GB]=Browse your Assistive Technology-enabled desktop
Exec=sniff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Icon=dogtail-head.svg
StartupNotify=true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X-Fedora;
X-Desktop-File-Install-Version=0.10
GenericName[zh_CN]= 一目了然和无关紧要的东西不解释了,看看重要的地方:
Name=AT-SPI Browser 定义了菜单项显示的文本。Name[en_CA]和Name[en_GB]定义了其它语言中的字符串。
Exec=sniff 定义了可执行文件的名字,就是即将打开的应用程序。
Icon=dogtail-head.svg 定义了菜单文字前显示的图标。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X-Fedora; 定义了菜单的分组,与“应用程序/编程”菜单项对应。 再来看一个例子。我的 CentOS 中还安装了 Flashget for Linux,在系统菜单的“应用程序/Internet”下。我们打开桌面配置文件 flashget.desktop 来看看文本内容: [Desktop Entry]
Version=1.0.2
Encoding=UTF-8
Name=FlashGet
Comment=网际快车
Exec=/usr/bin/flashget
Icon=/usr/share/flashget/flashget.png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Application;Network;FlashGet;
StartupNotify=true
Name[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GenericName[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Comment[zh_CN]=网际快车FlashGet 其中的可执行文件、桌面配置文件都是由 rpm 包安装时拷贝到各自的路径下的。我们参考一下 rpm 包里的文件分布: [root@localhost home]# rpm -qlp flashget-1.0.2-0_cn.noarch.rpm warning: flashget-1.0.2-0_cn.noarch.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29c8d3f0
/usr/bin/flashget
/usr/share/applications/flashget.desktop
/usr/share/flashget/README
/usr/share/flashget/flashget
/usr/share/flashget/flashget.png 可见确实是和菜单配置文件是一致的。rpm 包里包含什么文件、文件安装到何处,是由软件作者根据需要和要求决定的。然后用 rpm 打包工具生成的软件包。其中 flashget.desktop 文件可以手工编辑,也可以用软件来辅助生成,但必须按照不同版本 Linux 的要求拷贝到指定的路径。 知道了以上的玄机,我们就可以手工为一些“绿色”软件,比如 QQ for Linux,来建立相应的系统菜单项,以方便使用。 比如,我安装的 Navicat9.0.12(MySQL管理客户端) 位于 /home/navicat9_mysql_en 路径下,可执行文件是 /home/navicat9_mysql_en/start_navicat(注:基于wine运行的),于是我在 /usr/share/applications 下建立文本文件 navicat.desktop,内容如下: [Desktop Entry]
Version=9.0.12
Encoding=UTF-8
Name=Navicat9.0.12
Comment=Navicat9.0.12-MySQL数据库管理器
Exec=/home/navicat9_mysql_en/start_navicat
Icon=dogtail-head.svg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Navicat;
StartupNotify=true
Name[zh_CN]=Navicat9.0.12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
GenericName[zh_CN]=Navicat-MySQL数据库管理器
Comment[zh_CN]=Navicat-MySQL数据库管理器 于是,在“应用程序/编程”菜单分组下出现了菜单项“Navicat9.0.12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点击以后就会打开 Navicat for MySQL 数据库管理器程序。 可以想见的是,建立桌面配置文件这些简单又经常重复的工作,最好是由开发工具开完成。但开发工具也是由人开发的,程序员们也是在厘清了这些规则以后,才着手编写开发工具的。程序最初就是为了代替重复性的繁杂劳动而诞生的。 后记:进一步发掘的话,需要了解“Application;Development;”是在哪里定义的。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需要建立自己的菜单分组的话,就需要了解这些。 作者:张庆(网眼) 西安 PHP 教育培训中心 2010-8-21
来自“网眼视界”:http://blog.why100000.com
作者微博:http://t.qq.com/zhangking
“十万个为什么”电脑学习网:http://www.why100000.com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