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方舟子是一名勇敢的志愿者
时间:2010-09-24 来源:cnblogs
文/李天扬
“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中秋节这天,这条消息见报。万家团圆的佳节前一天,有着“首席科学家”耀眼头衔的肖传国涉嫌雇人行凶,成了阶下囚。案子破了,我们感到的不是轻松,而是沉重。因为这样一份沉重,许多人再无心情去关心“月亮圆不圆,月饼甜不甜”。
虽说肖传国本来就有嫌疑,但一旦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我们还是震惊了。是什么,让一个科学家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来,学者的道德底线何在?这确实需要全社会反思。
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学术界道德失范的极端个案,还有——我们怎样对待方舟子?
当然,不能说没人关心方舟子。方舟子遇袭,许多网友声援,警方迅速破案,都显示社会公义的存在。同时,也必须承认,方舟子常常像是唐吉诃德式孤独的斗士。十多年来,方舟子致力于学术打假,其意义,显然要比王海打假更为深远。但是,面对方舟子的打假行为,看热闹的居多,说风凉话的也不少。一些被其揭开造假真面目的人,似乎也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打工皇帝”唐骏,还端坐在总裁的“龙椅”上。对方舟子恨得咬牙切齿的肖传国,其实也不过是没评上院士而已,仍旧顶着主任、教授、博导、首席科学家等一系列光环,游走于学术圈——这次肖传国在上海被抓,便是在出席某学术会议途中。非但如此,他数年来还一直发表文章诋毁方舟子,直到雇人行凶后,仍在发表博客,混淆视听。
不得不说,方舟子遇袭后,他的打假行为显得悲壮起来,支持他、同情他的人也多了起来。其实,抛开这次遇袭不论,方舟子的打假行为都是值得敬重,值得弘扬的。
打假的方舟子,其实就是一名志愿者。何为志愿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方舟子打假,从根本上言是不计报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奉献行为。方舟子,可以称其为一名学术打假的志愿者。
弘扬学术打假志愿者精神,不仅是在道义上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对学术造假同仇敌忾的正义之气,让学术造假者难以隐身,无地自容,让造假行为不见容于知识界、学术界,让德才兼备重新成为每一位学者的座右铭。
志愿者精神尤为可贵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的恒心。遇袭案还未告破时,方舟子又咬住了重大航空航天项目某首席科学家,质疑其“加拿大国家航天局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有夸大之嫌。首席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并不能轻易否定,但公众对其严谨诚信的要求应该更高。很希望,方舟子打假的底气,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勇气,更在于全社会的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