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互联网:一次虚拟的反革命
时间:2010-09-03 来源:cnblogs
15年前的互联网第一次繁荣期曾演绎了一次宗教运动。遍及各处的网路大师们,形象如用色彩斑斓的PowerPoint幻灯片勾勒旧时的彩色玻璃, 预告了在一个数字天堂里不只有无纷争的商业和成指数的增长,而且还有直接的民主和国家的消亡。某人如约翰·派瑞巴罗,甚至写下"独立的网路空间宣言"。
尽管这一切就如布道时的乌托邦幻像,它却非常准确地反映了网络在线的现实。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新境界。第一次,一个人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和任何其他人沟通-全球性的而且免费。任何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或在线商店,这个站点又可以由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登录-仅仅使用一个叫浏览器的软件,还无须获得任何人的准许。政府或大公司对信息,观点和商业的控制就此成为过去。"在我们聚集的地方没有统治者",巴罗写道。
关于"网路空间"的崇高演讲已经历经改变,甚至这一名词如今都已过时。今天另外一个被滥用的天上的隐喻占据了主导地位: "云端"是对计算机集合仓库亦即数据中心生成的,再通过互联网发布的各种数字服务的称呼。可是大部分的谈话却在关注更具本质的主题: 隐私,反垄断, Google在中国的麻烦,移动应用,绿色信息技术,只有苹果公司最近的iXX好似激起了宗教热情,正如这个星期他们再次上演的一样。
这都还是对当前互联网正发生的事情的相当平实的反映。在它第一次显现为全球性的,统一性的网络的15年后,它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分裂开始发端,被三个不同的又有关联性的力量撕开。
首先,政府日益强调他们的统治地位。近期就有几个国家开始要求他们的执法机构获取由黑莓智能手机发出的电邮。印度这个星期威胁要在八月底切断黑莓服务,留给设备制造商RIM两个月的时间,以观公司妥协议案。可是,坊间传闻它只是在步着其他通讯服务商,大名鼎鼎如谷歌和Skype的后尘。
其次,大的IT公司正在打造自己的数字疆土,在其中设立自己的规则和管控,或限制向互联网其他部分的连结。三者,网络拥有者倾向于把网络交通分类,以在互联网有效建立快速和慢速通道。
现在就下结论说互联网已被划分成"互联的几个Internet"尚为时过早,但它有可能被沿着地理和商业边界割裂成片的危险。(上面的图片视觉地展现了互联网交通中的"国别",由加利福尼亚互联网数据分析合作协会绘制,美国是粉红,英国深蓝,意大利淡蓝,瑞典绿色,其他未知国家为白色)。正如没有天注定互联网应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 所有的人和地方使用相同的规则的网络。我们也不确定它是否能保持原样,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校的教授凯文·沃尔巴赫如是说。
要了解为何互联网会被拆散,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去分拆他。按沃尔巴赫先生的话,"它自己聚拢了自己"。直到今天这看起来都是一个奇迹。在物理的世界里,大部分的网络-铁路,航空,电话系统-都只是一堆堆或多或少相联系的岛屿。在互联网和Web来到之前,这种分治的割裂局势也反映在网络上。比如,AOL和CompuServe有很长的时间根本都不能互相交换电邮.
经济学家提出了"网络效应",来解释为何互联网能取代这些专有服务。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愿望加入: 消费者,公司,最重要的是这些网络本身(Internet实际是个连结网络的网络)。互联网的成长就意味着它所带来的利益的增长。它的奠基人们为网络的良性循环打好了基础,使得他很容易与网络和个体对接。
光靠经济学还是不能解释为何这是个互联网而不是专有服务所把持的网络(正如微软对个人电脑软件的作为),一个原因可能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个最初由美国国防部支持的,一个受限的学术网络让每个人都惊讶莫名。"互联网多年来能够静悄悄地有组织地发展直到它被广泛地认知",约翰森·紫泉,哈弗大学教授在他的2008年一本名为《未来的互联网-如何让它停止下来》的一本书中写到。换句话说,比如各家电讯公司如果能预料到互联网会变得如此巨大,他们可能会及早动手改变其规则。
无论何种原因,开放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给人类的恩赐。它不仅使得各种公司和组织更有效运作,而且还诞生了其他形式的,大名鼎鼎如"开源"的生产模式。在其中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多为自愿者合作成组地开发主要是软件的产品。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信息,更自由的沟通以及更容易的将相同思想的人组织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平台,而不是某人建造的一个特殊如电话网络的服务。紫泉先生称之为"生产性": 人们可以对他进行小修小补,建立新的服务让现有的靠边站。任何新兴的公司可以在遵循某种技术约定的前提下,建造一个设备或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连到互联网。在一个封闭和管控的环境里,亚马逊,Facebook或是谷歌可能永远也不会创造出我们今天所目睹的欣欣向荣。
割裂的力量
尽管如此,这种伟大的成功也使得分离互联网的力量有了机会日益壮大,最清晰可辨的裂痕都分布在地理边界。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极其重要而不可小觑的事物,他们日益想方设法地在数字王国施以法律约束。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防火长城"。中国当局正在把公司阻止员工进入特别网站和在线服务的技术应用于国家的互联网边界。这就是为什么谷歌一开始决定审查他的中国搜索服务的原因: 在这个国家里一个站点没有其他(比谷歌)更广泛的被获取的方式.
但是中国可不是唯一的在网路空间竖立边界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建立一个防火墙来阻挡展示儿童性虐待和其他犯罪或有侵犯性内容的材料。OpenNet动议,一个倡议性组织列举了超过一打的国家由于政治,社会和安全原因在阻挡互联网内容。他们不需要特别高级的技术: 政府只要掌控住在线服务商就好了。在四月谷歌公布了收到的来自于政府机构的请求,要求移除内容和提供用户资料。巴西政府的这两类请求次数都排在第一(见图表1)。
图表1
不是每个请求或壁垒都有邪恶的动机。澳大利亚的防火墙就是个例子,即使他是一种笨拙方式在实施法律约束。可是,如果政府开始染指互联网的地址本-域名服务(DNS)就是另一回事了。域名服务可以让网络找到服务网站的计算机。如果哪个国家开始运行他们自己的域名服务,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人们能够看到的内容。有些人担心这恰恰是中国和其他国家某天要做的事情。
还有让你更糊涂的事情,有相当的迹象表明DNS已经开始分裂。它设计时使用的是拉丁字母表,这在当时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来自于西方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网民生活在世界的另一个部分- 中国就有4亿两千万。去年10月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即监管DNS的组织允许域名可以完全用其他文字组成。这方便了诸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一类国家的人们,却也标志着互联网朝着重新民族国家化迈进了一步.
许多媒体公司已经先行一步。他们利用互联网地址系统的另一部分,在网络上标识计算机的"IP数字",来阻挡某些国家的消费者获取内容。如果你试着从欧洲观看Hulu电视节目,一个很受欢迎的美国视频服务,该网站会告诉你:"很抱歉,当前我们的视频库只能在美国境内播放"。类似的Spotify,一个时髦的欧洲音乐流媒体服务,也不可以从美国获得。
这种商业上划分互联网的企图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统一网路空间的信徒们担心在线的世界将很快变回互联网接手前的的样子: 一堆堆或多或少相联系的私人岛屿勾起人们对AOL和CompuServe时代的回忆。它们其中的一个甚至可能变成像Microsoft在PC软件业一样的统治者."我们正走向Web制衡之战"。提姆·欧莱礼,一个互联网专家,领导着O'Reilly媒体出版公司,去年如是写道:"最终超越了初旨,这是一场保卫Web作为一个信息交换平台的战争"。
走向更封闭的系统的趋势已经无法避免。以Facebook, Web上最大的社区网络为例,该站点是个快速成长,有着超过五亿注册用户的半开放平台。他的美洲大陆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时间超过6个小时,而在谷歌上却不到两个小时。用户们有专用的Facebook身份,基本上以内部消息联络。该公司有它自己的规则,包括准许哪个应用程序运行,以及如何处理个人资料。
苹果就更是一个世界的分离份子。从他的iPhone到iPad,人们基本不是通过传统意义的浏览器获取在线服务,而是使用特别的只能在公司的"软件商店"获得的应用程序。该商店有很多软件,大约有250,000, 不过苹果却控制着哪个程序能进入他的平台。它用权利来将他们不喜欢的产品拒于门外,包括那些可以被理解为黄色图片的东西,或者是可能会不利于自己生意的产品,比如某个为谷歌电话服务所制作的程序。苹果9月1日的新产品新闻发布会通过互联网流传送,却只能在他自己的设备上观看。
甚至谷歌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面向自己的平台,如果和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相比,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现在提供有成打的服务,从新闻聚合到字处理,所有的东西都绑定在一起运行在几十个分布于全球的超大型的数据中心里。谷歌最重要的服务仍是他的在线广告平台,服务着大部分的Web文字广告,作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批评者指出,很难称之为一个开放和透明的模型。
在这些浮现的平台幕后没有共谋,公司就是要挣钱的生意。在社区网络和在线广告所展现的强烈的网络效应现象下,揭示着一个独占的市场领导者将要出现。再进一步的说,大部分的用户都不是专家而是想拥有安全,可靠产品的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移动设备进入互联网,为了在这些设备上创建良好的用户体验,硬件,软件和服务必须比在PC上有更紧密的集成。
网络中立或不?
对这些专有系统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更多的笔墨集中在另外一种形式的分裂,它存在于互联网的管道中。大多数的争论,特别在美国,关注在"网络中立"。这是互联网的一个基础原则: 每个包的数据,无论他的内容怎样,都必须被同等看待,应该总是尽其可能的将它传递出去。
该原则的支持者想把它变成法律,出于担心网络的拥有者会千方百计地违背它。他们的噩梦正如提姆·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所称的"托尼·瑟普拉諾眼睛里的互联网"(托尼·瑟普拉諾: 美国《黑道家族》剧集的主要人物)所引喻的一个关于黑手党家族的电视系列片。如果运营商被允许收钱来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可能要对每个网络站点进行敲诈勒索。那些不愿为他们的数据快速传送付费的人将会待在慢速通道里爬行。"允许宽带运营商控制人们的在线活动和可见性将会从根基上破坏这些使得互联网如此成功的原则",云顿·瑟夫,网络奠基人之一(现在为谷歌工作)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说到。
神圣的网络中立法则的反对者们,不单是那些私有利益的电信公司,还有诸如戴夫·法博这样的老互联网专家,争辩到此举将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宣布违反此则为任何形式的违法,将打击运营商投资于建设不同档次的网络的热情。在当前快速增长的文件和视频共享需求下(见表2),运营商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来管理数据流,避免其他交通变得缓慢如爬行。
表2
这个问题并不像黑与白那么简单。互联网从来也没有像某些人想像的那么中立,网络提供者们不担保某种程度的服务质量,仅承诺将尽力而为,这可能对个人电邮不算什么,但是对时间敏感的数据比如视频就很重要了。而且,大的互联网公司如亚马逊和谷歌,早就重定向交通到私有的快速通道以绕开公共互联网来提升对他们网站的存取速度.
这样的优惠待遇是否会变得普及,甚或变得具有敲诈性,可能将取决于市场以及它的规则。有说法称网络中立在美国远比其他地区变得更像一种政治上的对立,这是美国宽带市场相对缺乏竞争的反映。在欧洲和日本,"开放通路"规则要求网络运营商将他们的部分网络按批发的标准租借给其他公司,以此来带动竞争。一项比较宽带市场的研究,由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出版于2009年,发现有这些规则的国家比美国享受着更快更便宜的宽带服务。因为新公司的入行壁垒要低的多,而且如果任何接入服务商开始限制消费者的在线活动,人们就会投奔另一家公司。
美国的运营商很久以来坚持说开放通络的要求将摧毁他们建设快速新网络的动力: 如果你被强迫共享这个网络就别碰它好了。经过紧张的游说,美国的电信管制者接受了这个说法。可是来自于其他工业化世界的经验表明这是不正确的。结果是,美国只有少数几个很强大的网络运营商,总让人觉得除非有一个网络中立法律强迫要求平等对待所有交通,才能制止这些公司滥用手里的权力。与其用这种方式强制的保证公平-网络中立很难定义或实行,不如去解决深层的问题: 竞争的缺乏.
“不足为奇的是,互联网在它的每个层次上都正在被分裂”,“科技虽然可以深刻的伤害政府,它却很难干掉他们”,德博拉·斯帕,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主席,在几年前在她的书《控制浪潮》中写到。"这全都是无法避免的",克里斯1安德森,《连线》杂志编辑,在九月份头版文章"Web已死"中写到,“一项科技被发明出来,然后向四处蔓延,千朵花盛开般艳丽,接着某人就会找到一个办法独占花魁” 。
胡乱预言是有害的,特别在IT界。政府可能会意识到一个自由的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都有裨益。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把他们的所有秘密信托给单一家如Facebook的在线公司很不明智,然后逃往不那么封闭的替代者,比如Diaspora。
类似的,更多的开放技术可以在移动业流行开来。Android, 谷歌的智能手机平台,比较苹果少了一点封闭,正在快速的成长,今年的头半年在美国比iPhone获得更多的订购者。Intel和诺基亚,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和最大的手持电话制造商,正在推广一个更开放的名为MeeGo的平台。随着移动设备和网络的进步,一个基于标准的浏览器可能将同时成为无线互联网的主导浏览软件。
可是,如果互联网继续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会是个坏消息。网络若成为一堆被远程控制的私有岛屿,互联网也失去了他大部分的"生产性",哈弗大学的紫泉先生警告说,革新将放缓,下一个亚马逊,谷歌或Facebook将还是一成不变的亚马逊,谷歌或Facebook。
危机并不在于这些岛屿被物理的分离,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安德鲁·奥德里科说到。全球的互联实在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他辩解道,"真正的问题是这些被围起来的花园的围墙究竟有将会有多高"。还是那句话,如果互联网失去了太多的广泛性,它可能就会分崩离析,沃顿学校的沃尔巴赫先生警告道,就如世界贸易将会由于过份的保护而崩溃。理论给我们展示了互联的网络如Internet可以快速成长,他解释道,可是他们也可以快速溶解,"今天这样的事情看起来不太可能,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做什么都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