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资讯>开源浏览器引擎Webkit 引发浏览器“核”巨变

开源浏览器引擎Webkit 引发浏览器“核”巨变

时间:2010-08-26  来源:yesky

  几乎一夜之间,原本采用IE核心的国产浏览器纷纷上马双核心,也让Webkit这个本不为大众熟知的技术术语走向前台。国产浏览器为何青睐Webkit?Webkit又会为竞争激烈的浏览器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长期以来,国内浏览器市场的格局很简单:IE绝对统治,残羹冷炙被IE内核浏览器瓜分,至于在国外风生水起的Firefox,在国内还处于“陪练”的地位。时下有了新情况:Webkit内核开始“千树万树梨花开”,傲游、世界之窗、搜狗浏览器等相继上马,而据说,腾讯TT的双核浏览器也正在加紧研发中。

  这或许是一个分岔口,不仅可能加速IE内核系内部格局的重新洗牌,更可能动摇IE内核的统治地位。而自此开始,浏览器厂商似乎在反思,也在寻找IE阴影下另一种活法。当它们打开Webkit这扇窗,迎面而来的也许会是别样的景致,但人人都无暇贪恋风景,因为谁都不想输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浏览器的内核是什么?

  内核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其英文名称为“La”,翻译过来就是“排版引擎”,也被称为“页面渲染引擎”(下文中各种说法通用)。它负责取得网页的内容(HTML、XML、图像等等)、整理信息(例如加入CSS等),以及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然后会输出为我们能看到的网页。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内核

  编注:WebKit 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引擎,与之相应的引擎有Gecko(Mozilla Firefox 等使用的排版引擎)和Trident(也称为MSHTML,IE 使用的排版引擎)。同时WebKit 也是苹果Mac OS X 系统引擎框架版本的名称,主要用于Safari,Dashboard,Mail 和其他一些Mac OS X 程序。WebKit 所包含的 WebCore 排版引擎和 JSCore 引擎来自于 KDE 的 KHTML 和 KJS,当年苹果比较了 Gecko 和 KHTML 后,仍然选择了后者,就因为它拥有清晰的源码结构、极快的渲染速度。

  来势汹汹的Webkit

  毫无疑问,Webkit已成新的宠儿,它的幕后推手是当今科技界炙手可热的两家公司——苹果和谷歌。来自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3月份,采用这一内核的谷歌Chrome份额突破6%,按照现在的速度,到年底这一数字将变成10%——其实如果算上同样基于Webkit的苹果Safari的4.7%,Webkit已经拿下10%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Webkit内核浏览器的增长,对应的便是IE浏览器的份额流失。

  现在的全球浏览器格局,以内核论,IE的Trident内核(也被称为IE内核)、Firefox的Gecko内核以及Webkit三足鼎立,各占大约60%、24%和10%。最晚发力的Webkit成长最快,坐三望二并非奢望。

  有意思的是,连微软自己都在探讨在IE中引入Webkit的可能性,微软CEO鲍尔默曾表示“将可能使用开源引擎Webkit来拓展IE”。即便这是鲍尔默的烟雾弹,也可以肯定的是,依旧占据统治地位的IE无法忽视Webkit可能带来的威胁。

  而眼下,这股Webkit风已吹到国内。傲游基于Webkit和IE内核的“双核”浏览器已进入Beta阶段,搜狗的“双核”浏览器更提前到位,世界之窗也发布了Chrome版,有消息称,腾讯TT的双核浏览器也在加紧开发中,即将发布。据笔者了解,各大开发团队已将精英力量调往Webkit平台,IE平台则多少有些冷清,这或许决定了,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Webkit才是国内浏览器市场的焦点。

  IE内核系的“醒悟”

  让我们将焦点拉回到国内浏览器市场。多年以来,由于IE的“简陋”造就了用户对浏览器功能需求的真空,并且在低速上网时代,昂贵的网费让用户更青睐于一次性打开多个页面,提升上网效率,傲游在这一方面做到了极致,也借此成就了霸业。

  面对同样的IE内核,傲游的跟进者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突破口,它们只能跟在傲游的后面——继续在功能上大做文章。但在这一时期,傲游并没有给后来者机会,无论它们怎么折腾,都只能争夺有限的份额,无法从根本上撼动格局。

  直到360安全浏览器的出现,尽管也是基于IE内核,但360另辟蹊径,率先打出了安全牌。“要打败敌人,先选好战场”,360的奇招很奏效,再加上其强势的360安全卫士客户端,360安全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攀升。

  从本质上来说,主打“安全”依然没能逃开“功能”的方向。在这一枚炸弹投完之后,IE内核系浏览器的下一个发力点又陷入茫然。与此相呼应的是,当IE凭借技术上的先发置人和Windows平台这一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占据了浏览器的统治地位后,对于自身功能和性能的改进显示出格外的高傲和迟缓,在过去几年里几乎无所作为——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却偏偏摊上“朽木”,这让IE内核系有苦难言。

  如此一来,大家对Webkit的追捧,不难理解。对比Webkit和Trident:在开发上,前者更自由自主,也有更多发挥空间;在内核维护上,谷歌和苹果比微软锐意进取得多,后续更有保障;而在性能上,Webkit渲染速度更快,对Web标准的适应性也强于IE,尤其是在对下一代HTML标准——HTML5的支持上更有天生的优势。在最严格的Aid3网页标准测试中,Webkit的游刃有余与IE的踉踉跄跄形成鲜明对比。唯一让开发者顾虑的是,由于IE的统治地位,大量网页在设计时兼容IE,而非兼容W3C标准,造成Webkit反倒存在兼容性问题。

  显然,其中有“逼上梁山”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从业者对浏览器发展的自我救赎,Webkit的崛起,让浏览器厂商有机会换一种活法,换一个方向,或者说代表了浏览器从“功能时代”向“性能时代”的转变。这是一种回归,速度、稳定性、兼容性重新被奉为评判浏览器优劣的标准。而且幸运的是,选择Webikt并不代表抛弃IE,“双核”即可。

  来自云计算的“召唤”

  让我们将目光放到未来。在云计算系统中,浏览器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甚至会成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只要打开浏览器,绝大多数应用都能够在此得到满足。

  如果要为即将到来的这一切做准备,功课必须提前。首先,速度是浏览器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当前的Web应用程序还只是“小型服务”,例如Google Docs,未来要在浏览器中渲染复杂得多的应用,执行效率必然是第一位的。傲游最近推出的基于GPU渲染的版本,即是着眼于未来;而搜狗浏览器力推的“四级加速”也将速度放到了重中之重,这款产品甚至已经直接更名为“搜狗高速浏览器”。

  基于同样的理由,稳定性也成为浏览器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很难想象一个随时“假死”的浏览器能够胜任云应用。

  其次,独立线程处理能力也是云计算浏览器的特征。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未来你一边在用Google Docs处理文档,一边在欣赏电影,如果电影服务“停止响应”,对眼下的浏览器而言,很可能意味着整个进程都将被杀死。对此,谷歌已经有NativeClient和O3D技术来实现线程独立,Firefox等也在积极推动类似技术。

  据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未来的浏览器,性能、稳定性、兼容性、多线程处理等基础性能更加重要,至于本身的功能,并不见得是不可或缺的,很多服务可以直接通过Web应用来实现。而且,随着HTML5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的丰富,未来浏览器对的新功能将来源于此,而WebkitHTML5支持的先天优势也将有助于Webkit核心的浏览器更好地适应新的Web世界。

  国产浏览器格局之变

  不管Webkit有多受宠,IE依然是其短期内无法逾越的巨人,更何况微软没有坐以待毙。从已经预览发布的IE9来看,微软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底层优化,方向与Webkit倡导的出奇的一致——更快的速度,更遵守网页标准。

  在IE9发布前的空当期,国产浏览器选择在Webkit发力的同时,也不会忽视对老东家的眷顾。甚至不排除一种可能:未来的IE内核足够优秀,轰轰烈烈的Webkit迁徙运动偃旗息鼓。

  如此一来,让两套平台和谐共处,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当下国产浏览器市场变数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时下的所谓“双核”浏览器,并非两套内核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无缝结合,比如数据的共享、切换时功能的共用等。

  根据最新数据,抛开IE,目前国产浏览器的份额依次是360安全浏览器、傲游、腾讯TT、世界之窗、搜狗浏览器。其中世界之窗获360投资,双方可视为一家。也就是说,除了腾讯TT还未正式发布双核心浏览器外,其他几家都已经走上了Webkit之路。或许Webkit又给大家划了一条新起跑线,谁能抓住机会脱颖而出,一切还要走着瞧。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辰域智控app

辰域智控app

系统工具 下载
网医联盟app

网医联盟app

运动健身 下载
汇丰汇选App

汇丰汇选App

金融理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