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狂欢已告结束
时间:2010-08-26 来源:cnblogs
自技术大师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用Web 2.0这个术语来描述供用户发布和共享信息的社交网站这一成果以来,已经有七个年头了。随着Twitter(微博)和Facebook的问世,许多同类网站纷纷倒闭。行业重组来势迅猛。
五年前,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出资5.8亿美元买下MySpace时,被人誉为目光远大。2006年,谷歌公司(Google)斥资16.5亿美元收购了崭露头角的YouTube。接着,时代华纳(Time Warner)旗下的美国在线(AOL)在2008年花了8.5亿美元把Bebo收入囊中。与此同时,从2002年到2007年,风险投资人总共为收购此类新兴企业花了将近40亿美元,用以创办从宠物买卖到银行业务的各种网络社区。诚然,它们的经营模式都很不完善,但公司若没有盈利,无论如何不能IPO。赚到钱是以后的事。
好吧,以后也行,可是,到了现在钱也没见着。随着新股市场慢慢开放,盈利的压力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对那些估值已被抬到天上的公司。问题的根源之一是,这类企业已经丧失了其特色;如今,几乎个个网站都在打社交牌,但它们的来源大都与一家公司——Facebook——相同。Gartner咨询公司分析师雷·瓦尔德斯(Ray Valdes)说:“Facebook这个巨无霸问世后,同类网站当中有许多半途而废了。”
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其油毡屋顶的大学宿舍里创建的网站,有可能是很少能继续办下去的幸存者之一。Facebook今年的营业收入可达14亿美元,预计(扣除利税和折旧前)利润为7,000万。它的IPO要在2012年之后,是自谷歌上市以来人们最期待的股票之一。
业绩令人失望的新办社交网站的数量则远远多于成功者。新闻集团(News Corp.)旗下的数字媒体集团(Digital Media Group)在2010年第一季度亏损了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MySpace造成的,这迫使默多克承认:“我们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美国在线的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打算卖掉或关闭Bebo,因为其去年的点击量下降了52%。尽管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说自己看好YouTube的前景,但分析师们预测说,该网站要想真正盈利,也是几年以后的事了。
同时,一大批Web 2.0公司——如Ning、Hi5和Digg——都在调换首席执行官、取消免费服务项目、裁减雇员或是改行搞网络游戏。就在去年夏天,Ning通过发行股票筹集了7.5亿美元。然而,今年春天它就换了首席执行官,裁减了40%的雇员,并且宣布要开始对用户收费。新任首席执行官贾森·罗森塔尔(Jason Rosenthal)说,其目的是“为最活跃的用户群提供最好的服务”。但这与该网站过去的说法——为大多数用户服务——不一样。不过,这些用户倒是愿意付费。有些公司(如Tagged)就不必做这样的改革,因为它们拿投资人的钱要少得多,在经营方面也要灵活得多。
即便这些公司大动干戈,也不太可能达到最初那些投资人的期望。何况硅谷也会有缺钱的时候。投资人已经在向下一批新兴企业——如iPhone应用和网络游戏公司——大掏腰包了。鉴于并购谣传满天飞,风险资本家慷慨解囊,Foursquare(其用户可以“检入”该网站,以确定访问地点)的估值据称已经高达1亿美元左右,虽然它目前只有100多万个用户。新一轮折腾又开始了。
译者: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