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资讯>大牛对话:网络已死?(上)

大牛对话:网络已死?(上)

时间:2010-08-18  来源:cnblogs

  《连线》请Tim O’Reilly和John Battelle——这两位Web 2.0大会的创办者——对我们在Web RIP封面报道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辩论。在数天内,Tim和John与《连线》主编Chris Anderson——写了“互联网已死”的大半内容——进行了邮件沟通。令人惊讶的是,Tim同意网络(web)是互联网(Internet)进化的“青春”期,我们正目睹网络时代生命周期中进入一个更加封闭的时代。然而John却一点都不赞同……
  

  • 第一回合

  O‘Reilly对Anderson说:
  重要的是后端

  毫无疑问,Facebook和移动应用生态系统向“网络”发起了直接挑战,曾经有个看法,浏览器前端是统治网络的关键所在,嗯,是1995年提出的,从Netscape想象网络桌面(webtop)将取代终端桌面伊始。但是作为传输的互联网与作为后端的数据驱动服务之间的竞争早已开始,

  回溯到我举办的首次会议——1997年的Perl会议——上,我曾经谈过互联网正在如何变成一个拥有可编程服务后端的巨大仓库,屏幕抓取和超载的网址都指向了一个未来的互联网操作系统。而当我在2002年举办了“建造互联网操作系统”会议时,那时我已经开始关注点对点内容分发,分布式计算以及网络服务是如何开创出一些比我们曾经看到的更加庞大的东西。

  在2004年,当我们将这一切重新命名为“web2.0”的时候,我很清楚,“数据就是一切的中心”,我们在谈论的是一个互联网操作系统,而这个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子系统就是诸如身份,地理位置,支付,广告,媒体仓库和产品标识这样的数据系统。

  当然,像Google这样的“网站”,还有现在的Facebook、Twitter、Amazon、PayPal、LinkedIn以及其他许多网站,已经悄悄地建立起了这些巨大的数据后端来驱动自己的网站,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巨大的数据后端驱动了大量的网络服务。在浏览器里的Google地图依旧是Google地图,但因为Google智能以及其深层次的数据层,从而让浏览器里的Google地图在前端也很成功。

  现在移动生态系统所做的只是揭开了被遮盖的现实——后端很重要。

  Web 2.0的核心理念是,在一个网络化应用(networked application)、网络效应很重要的时代,富者越富,而巨大力量的集中化就不可避免了。

   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使用这个应用的人越多,它就越好用。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去使用这个应用(就如我们在微软Word和Excel时期看见的那种网络效应),而是因为这个应用从用户那里收集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从而变得更加智能(正如Google首席科学家Peter Norvig曾经就语音识别所说的:“我们拥有的算法并不比别人的好,我们只是拥有了更多的数据”)。

  的确,前端并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重要。也许好的类比是将网络当作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网络是我们将数据放在云中的方式,也是自我增强式数据收集过程的开端。网络同样还是让我们的商业模式发生转变,将所有数据转化为现金的方式。

  另一个关键理念则是 John Battelle和我所说的,数据将在未来的互联网操作系统中所提供的“控制点”(points of control)。(查看主题:控制点)控制点不是电话上的API,也不是Objective C 或 iPhone操作系统,而是数据后端所给予的——甚至是苹果所具有——优势。

  iPhone和Android之所以能打败其他手机是因为它们有更多应用。将“应用商店”(iPhone应用商店和Android商店)视为这些巨大的联网数据收集行为的例子非常重要。集中精力在应用上很容易,而就手机来说,有许多应用是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同一种互联应用,只不过前端不一样而已。和Pocket Pond(iPhone上的一个应用——译者注)相比,应用商店本身要和Google地图更像。

  期待继续探讨。

  Anderson对O’Reilly说:
  开放更好,但是......

  我同意以上所有观点,但是很好奇你不对从浏览器计算为中心的“前端”转移到应用、封闭的网络、大数据量服务器间的众多私有连接以及专用客户端的“后端”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表示更多担心,

  为什么?因为前者默认开放,后者默认封闭。

  你着眼的是数据架构,你观察到服务器端的深层数据使得客户端更小巧和轻量级,应用的大爆发可以证明这一点。你把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集称为互联网操作系统中的“控制点”(注意不是网络操作系统)。你说它们用人们想要的数据来获利。

  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关于“控制点”还有一个术语:垄断。从Facebook到iTunes,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规定了服务条款,并且不允许google爬虫。关于开放网络将包括所有计算功能(肯定得从1995年说起?毕竟,这是Google目前商业模式的核心)这个观点你怎么看,但至少其是建立在开放和互操作性的基础之上的。当前的后网络应用和服务是围绕人为的稀缺性而建的,并且也提高了竞争门槛。

  简而言之,我很惊讶你如此简单地放弃了。从数据、网络和商业角度来看,如今对数字边境的封闭非常合理(实际上,我们自己就用iPad杂志应用在探路。那是个更好的市场)。但从社会、创新和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开放几乎总是更好的。正如Michael Wolff 在其一篇文章中指出的,如果“网络”是指开放网络,为什么你会因为其衰退而流更多眼泪。

 

  • 第二回合:

  O’Reilly对Anderson说:
  开放和封闭在跳一支共生之舞

  我总觉得通过网络效应所形成的封闭就像重力实施、或时刻变化的天气、傍晚消失早上复出的太阳一样不可避免,开放和封闭在跳一支共生之舞,一直都是这样的。

  开放产生创新,封闭收获价值。然后所有一切又会重来一次。开放的PC硬件架构给予了我们封闭软件;开源软件和互联网的开放机制给予了我们Google、Amazon和Facebook。因此问题是,下一波开放和创新来自何方,我们如何能刺激这一波开放和创新来得更快一些。

  还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单个公司对数据王国的主宰之外,未来的服务需要合作。尽管有可能一个单独的公司(苹果和Google就是领跑者)能在未来互联网操作系统中占据足够多的重要位置来控制一切,但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建立未来的各种服务中互操作性和合作仍旧是必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推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时,我总是会强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托尔金的“至尊魔戒驭众戒”(你可能会记得Marc Andreesen认为自己发现了破除微软规则的戒指,现在史蒂夫·乔布斯似乎认为自己拿到了至尊戒),另一种是“小众松散的结合”,这也是Linux以及互联网整体上的模式。

  因此想想开放对封闭的问题:我们面临的大挑战不是保持网络完全“开放”(这是自由软件式场景,没人能得到价值),而是保持足够开放以产生新的机会。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三两个公司正在积累起足够的资产(我并不是说金融资产,尽管他们也积累这些),从而似乎能建立起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成熟平台。因此我们必须说服这些公司,继续和其他公司合作是符合它们的利益的,而不要去走那条“至尊魔戒”之路。(Google就打算走这条路,与“至尊魔戒”的思想倾向做斗争,尽管经常失败,而苹果却似乎将“至尊魔戒”作为目标而欢迎)

  不走向“至尊魔戒”之路的一个方法是,识别出不同的控制点——拥有不同的子系统,基于多个供应商而非一个供应商来建立服务。坦白说,这样运作的结果相当好。Facebook 在身份服务上占据了不错的份额(LinkedIn在专业身份上做得非常好);Google在搜索上占据主导,正在进军位置服务,且处于语音技术的前沿。(尽管除非Nuance能让互联网一起行动才能做出改变);支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亚马逊在云基础架构层面上角力……简而言之,有许多许多的竞争。

  总的来说,有许多让人高兴的地方。

  当整个行业具有竞争性时——就像现在一样——就可以赚很多钱,现在就是这样,我们看见了很多创新。因此实际上我对事情的发展方向相当乐观。

  就其价值而言,我并没有被“因为内容仓库正在增加,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付费内容出现,开放网络已经终结”这样的话特别吓到。个人、小公司、创业家、艺术家,所有这些人都有巨大的能力去分享、分发他们的网络并找到听众。我并不认为在当今的环境中,这种情况变少了。

  这并非说这里就没太多好担心的了。但是一项产业的变革常常是向前的,我们提及的“市场”尽管是一件静态的事情,但它更像一条河流,有宽敞、流动缓慢的一段,也会有波涛汹涌的一段,我们正在走进那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急流。不进则退。

  Anderson对O’Reilly说:
  跟钱走

  我同意你关于产业历史的开放—关闭—开放的周期循环观点。并且事实上也能将现在的停业风潮与历史上的某一时段情形相契合。但通常当其中一个市场关闭了,后面新开的市场却是与前一个截然不同。(我曾以铁路为例,当铁路行业合并重组后,随后开放的将是货车市场。)

  因此关于“网络已死,因特网万岁”的争论,你所描述的周期是不是表明那些新开放的市场(或你的市场理论所称的“急流”)会以一种其他的形式兴起,与我们现在所想的网络不同,也许是以开放标准为基础的机对机数据共享(长虚构“语义网”以及开放“社交图景”的梦想)?

  就拿John来说。他的生意(联合媒体)就是围绕开放内容网络的想法而建的。在开放内容网络下,Google、链接以及社交媒体将给网站带来流量,从而通过广告来变现。你说“你并没有被‘因为内容仓库正在增加,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付费内容出现,开放网络已经终结’这样的话特别吓到。个人、小公司、创业家、艺术家,所有这些人都有巨大的能力去分享、分发他们的网络并找到听众。”我同意:正如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个人、业余爱好者以及网络社区是鲜活且发展良好的。

  但开放的广告支持的商业内容网络的趋势却并没有得到鼓励。抛开Google不说,大部分公司都限制在标准广告支持模式上就令人不安。

  如商业和技术这些核心内容的CPM(每千次展示成本)正在下降,部分原因是因为由像Facebook这样的封闭广告市场所造成的供过于求。对于传统媒体公司——从好莱坞到印刷和音乐行业——而言,通过广告将传统盈利模式变成数字盈利模式的希望已然黯淡。他们曾短暂得到过一些钱,现在却赚得更少而不是更多。许多人得出结论,这条通道死路一条。

  然后就是私人花园的吸引了,放弃开放网络的流量,以便营造一种差异体验,从而让人们愿意为之付费(按我最近的一本书里的话就是,从免费走向了免费增值)。以某种程度上的媒介中心的看法上来说,我们的部分文化市场似乎对网络丧失信心了。当然,如今不仅仅是传统内容提供商能提供文化了,但如果你跟着钱走,似乎钱都流向了封闭系统。

  因此网络和以前一样仍旧是一种强烈的文化现象,,但网络作为一种商业现象(至少就内容能达到的程度而言)可能达到了它的极限了。身处于数字革命历史上一个相对来说历史性的时刻,这个观点对我的冲击很大。

英文原文:The Web Is Dead? A Debate
原文作者:Chris Anderson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辰域智控app

辰域智控app

系统工具 下载
网医联盟app

网医联盟app

运动健身 下载
汇丰汇选App

汇丰汇选App

金融理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