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与需求构建中国基础软件产业发展基石
时间:2011-07-08 来源:chenkan
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于6月29日-30日在京隆重召开。在30日下午举行的闭门会议间隙,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认为,开源提供给中国基础软件产业一个比较高的发展起点;天然的大市场将给中国基础软件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国产软件有机会在互联网时代寻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开源为中国基础软件业带来高起点的发展机会
记者:您是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的副主席之一,您觉得开源模式对中国国产软件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赵晓亮:实际上,开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会,就是让我们不至于从零做起,通过了解、参与开源,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起点会更高,使得我们不会滞后于别人。
我们国家在基础软件方面的发展,最早大概是从“八五”开始的。国家投入了很多钱做这个事情,但是整个过程应该说不太成功,因为没有跟产业链有很好的配合。
开源热起来以后,国家看到了很多机会,就是在开源基础上去做发展。从操作系统再到办公套件以及数据库,国产基础软件很多都是以开源为基础做起来的,从而慢慢发展出一些自己独到的东西。
记者:“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国产软件应该有很大的需求。国产软件能借助开源做大做强吗?无论是数据库还是操作系统或者办公套件,实际上,都还处于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状态,我们能不能借助开源去改变这个局面?
赵晓亮:我觉得,开源只是给了我们好的起点与机会,但是不能说有了开源我们就一定能做好,成功的关键还是怎么做的问题。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怎么更好地找到方向,然后更好地去跟市场进行结合。开源确实是一个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机会来了,咱们怎么做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记者:开源技术很好,但还是能听到一些关于它的杂声,比如有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的讨论,您觉得这些会成为开源发展的障碍吗?
赵晓亮:开源是有开源的规则的,我们其实还是希望外界能够对这些规则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还有,开源软件是一个完全透明的东西,其实,越透明越安全,你封了一个黑盒子,反而让人不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不赞同说软件是开源的就会有安全问题的观点。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只要把规则搞清楚,就没有什么问题。
中国基础软件可用、好用 但应用尚需进一步丰富
记者:中国基础软件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们怎样去实现一些大的跨越?
赵晓亮:中国基础软件现在至少是达到了一个可用的状态,应该说技术上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正常的使用需要。
其实,中国基础软件的发展除了面临用户迁移,或者说是客户、市场认可问题,我们还面临应用是否足够丰富的问题。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