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永远也学不到——硅谷老将Steven Blank谈大学教育与业界脱节
时间:2011-02-23 来源:cnblogs
Steven Blank 是一位在硅谷创业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是8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退休以后常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授创业课程,《硅谷秘史》的作者。
他最近的一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学的学科设置和教育体系跟不上当前业界正在和已经发生的变革。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体制接近,文章中揭示的问题完全符合@NoTor几年前在国内念大学的经历。我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翻译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以主动的方式思考和看待自己的职业发展,大学教育体制的进步不是总能跟上时代脚步的。
教育就是忘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爱因斯坦
职业发展的烟囱模式
大学生只接受单一专业的训练(比如设计,工程或者商科),毕业的时候都被培养成缺乏多学科工作经验的专才,这是我们业界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上个世纪,我们都默认这样一种情况: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到工作一份,然后在第一年里把精力集中在和专业相关的任务上。直到职业生涯的中途,他们会不得不从事跨专业的工作(比如需要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一起工作的工程师,或者反过来),学会和多领域的人合作,并管理他们专业领域之外的多个团队。
只有在毕业生要加入的公司能提供10年左右稳定的职业发展阶段让他们最终跨越专业局限的情况下,我们在设计,工程和商业领域的现行教育模式才是有意义的。
20世纪大学职业化教育的倒烟囱模式
现在,在这些还保留着20世纪传统的大学里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依然延续着这样的教育模式:从一些宽泛基础课程开始,然后很快推进到一些面比较窄的专业选修课。跨学科和合作性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出现,但并不足以填补设计,工程和商业这些领域之间的鸿沟(图中的gaps)。
复杂多变环境里的跨学科教育
业界现在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毕业生要面对的是一个缺乏确定性和安全感的世界。很多人找到的工作在他们进大学时甚至都不存在。更多的人在他们职业生涯中发现他们的工作已经过时,或者转向海外外包。
这意味着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敏捷(agile)而有弹性(resilient)并且多功用(cross functional)的技能。看待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他们必须认识到新的领域会产生兴起,旧的领域会衰败消失。可现状却是大多数大学的培养计划和现代业界的需要脱节。
大学应该教会学生在多学科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敏捷行动和快速适应新事物的技能。这种教育应该带给他们能力来适应大学毕业很长时间之后才出现的新兴领域。
获得的教训
大多数大学仍然沿用狭隘的倒烟囱式教学模式
学术机构的改革非常困难
必须改革职业化教育来适应业界的需要
我们需要创新的方法来教授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