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资讯>李开复姜奇平叶荫聪谈“微博力”影响时代

李开复姜奇平叶荫聪谈“微博力”影响时代

时间:2011-01-16  来源:cnblogs

  在过去的2010年,微博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城市青年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微博,发微博,谈论微博,成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同时微博本身也不断营造着各类话题,从方舟子微博打假,到谣言金庸“被去世”,微博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面目多样的角色,这种多样化同时带来了各种声音与争论。有些人认为,140个字的微博会导致思维深度的浅薄,而有些人则认为微博带来了一个时代的革新。因此,本期文化观察,力图呈现微博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它而生的不同声音。

  观点一:微博改变世界

  李开复(原谷歌全球副总裁,现创新工场总裁)

  我发过一条微博,是这么说的,在2001年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在街上认出我,他一定是说我在《对话》节目上看到过你。如果说是2005年看到的,很可能更多地他会说《做最好的自己》写得不错。如果是在2009年看到我,可能会说《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我看过。但是在今天,比如过去的一个星期,我可能碰到有陌生人上来跟我打招呼,他们每一个没有破例地说我看到你的微博。从这个例子上看到,微博比传统的书籍、比电视节目都有了更大的影响力,真的在开始改变一切,改变世界。

  观点二: 思维深度不超过140个字的浅薄,具有比深刻更加高明的意义

  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我们这一代人经常觉得80后、90后非常浅薄。因为他们不爱思考我们那一代人偏好的深刻问题,其思维深度甚至不超过140个字。但近来我越来越发现,80后、90后的浅薄,具有比深刻更加高明的意义。按我们那个年代的思维,值得谈论的,至少应是在100年、100万平方公里的时空效力下,什么是正确的。但我们经常无法正确判断在5分钟、50米范围的时空效力下,什么是正确的。而80后、90后的浅薄,通过互联网上话语机制的竞争筛选,经常化为一种对此在(以50米为比喻)、当下(以5分钟为比喻)价值的敏感和洞穿。举例来说,“华南虎”事件浅薄不浅薄?很浅薄,无非一只假虎而已。80后、90后浅薄中的深刻就在于,他们不抽象地议论什么是官僚主义,而是将聚焦点集中在老虎的胡子上、眼睛上……比我们这一代人抽象地泛泛而论官本位、官员的虚伪、体制的弊端,效果如何呢?效果要好得太多了,而且解决了实际的属于“这一个”的问题。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泛泛空谈,一旦具体到实际问题上,连提起一桶水都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回到实在本身的“浅薄”。

  当然,需要忠告他们的是,浅薄一旦离开了深刻,那就不再是本质直观,而成了照相机和皮球。照相机没有大脑,一按就拍;皮球腹中空空,一拍就跳。照相机和皮球倒是不缺当下与此在,但仅仅是没有大脑的认识者与实践者。 传媒即思维。互联网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不光意味着改变,还意味着“扬”改变前后好的方面,“弃”改变前后不好的方面。

  观点三: 年轻人依靠社交网络关注公众话题

  叶荫聪(香港岭南大学讲师)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也令年轻人关注公众话题的方式转变了。以社交网站来说,许多年轻人不是依靠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例如媒体、学者、官员等来关注公众话题,而是靠社交网络中的朋友,互联网能急速激发情绪,年轻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也会很高。这种情绪化使网络上的言论带有一定的“虚假性”。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辰域智控app

辰域智控app

系统工具 下载
网医联盟app

网医联盟app

运动健身 下载
汇丰汇选App

汇丰汇选App

金融理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