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E测试版本之讨论看技术与市场、最终用户之间的认知偏差
时间:2010-10-18 来源:cnblogs
Strangeloop公司主席Joshua Bixby最近在其博客上针对浏览器性能测试中IE版本的选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在技术研发与市场销售、最终消费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InfoQ中文站对该文章做了整理,供国内社区参考。
讨论来源于Jonathan Klein对Joshua Bixby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何还要使用IE 7而不是IE 8做浏览器性能测试?”,他认为,IE 7在性能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原因包括对并发连接少、执行JS脚本慢等等,而IE 8目前被广泛使用,何况IE 7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
Joshua Bixby对此回应说:
我曾经使用IE 8做测试版本,后来经过深思熟虑后又切换到了IE 7,因为它仍然是世界上占有率第三的浏览器(版本),近15%的市场份额不可小视。打个比方,你开了一家实体商店,如果每20个潜在客户中有3位难以打开商店的大门,你会作何感想?随后,Joshua Bixby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自我反思,指出在技术研发与市场销售、最终消费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技术与市场/销售之间的偏差
请认真考虑一下15%的意义!或许对于技术人员来说,15%微不足道,不值得为此兴师动众。但是,从市场和销售的角度来看,15%是个大数字。这意味着,每100名访问网站的客户中就有15位通过IE 7浏览网页内容,并可能掏钱消费。
对于商业网站来说,背后既有一个技术研发团队辛苦工作来搭建和维护网站,又有一个市场营销团队同样辛苦的(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吸引潜在客户。他们通过网上促销、打横幅广告、散发传单等各种方式来提高用户数,如果网站从技术角度拒绝了15%的客户,那么损失可想而知。
技术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偏差
Joshua Bixby最近看到一则预言IE灭亡的新闻《市场份额低于50%,IE在浏览器竞争中惨败》,而实际上,目前IE系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Firefox、Chrome和Safari的总和。Joshua Bixby认为,这种格局不能称之为IE失败,类似的文章总是会在技术社区内部引起一阵欢呼——每当市场主角传来负面消息,有些人会幸灾乐祸。
同时,他引用了一些新闻评论指出最终用户的真实状态:
- 那些因为讨厌IE而转向Firefox的用户,同样也会因为Mozilla的缺点而痛恨Firefox并投向Chrome的怀抱。
- 一般互联网用户不会对浏览器货比三家,大多数人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一般每隔4-5年更换一次电脑。
- 大多数人不知道到底什么是Web浏览器,而且现在和以后也不关心。
Nicholas Zakas也认为技术和最终用户之间存在认知偏差:
作为Web开发人员,我们总是幻想每一个用户都对互联网非常了解并认可Web标准。而现实世界中,用户不了解互联网,不了解Web浏览器。如果他们不了解 Web浏览器,那么意味着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所用浏览器的好坏,也不知道如何升级更新它们。Joshua Bixby最后补充说,他会继续使用IE 7(也包括其他主流浏览器)作为测试对象,直到IE 7的市场份额真正变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