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资讯>赶集网CEO杨浩涌:无线互联网仍要跑马圈地

赶集网CEO杨浩涌:无线互联网仍要跑马圈地

时间:2010-09-28  来源:cnblogs

  9月28日特稿日前,赶集网CEO杨浩涌在接受DoNews专访时表示,随着现在移动流量的收费下降、移动设备硬件成熟、以及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用户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移动、无缝、及时、随身等应用诉求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最为迫切的应用需求。

  正是应对于用户这类越来越旺盛的需求,赶集网的手机客户端便应运而生。“赶集网移动客户端体现移动的特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提供其所需要的及时服务,让用户快速找到不超过5公里范围内的服务商家信息。”杨浩涌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杨浩涌对赶集网的移动客户端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他希望未来3~5年内能在中国每款手机上都有装赶集网的终端。而杨浩涌这样的期望也不无依据,据悉,赶集网的移动客户端自8月31日上线半个月以来,已经实现了日激活量在一万以上,而这个量级是赶集网PC网站花了3年时间到2008年才实现的。

  杨浩涌介绍,目前赶集网有40%的流量是来自于无线用户,而他预计未来2~3年后,赶集网移动客户端的规模将达到现在网站规模的好几倍。他认为,移动互联网领域将给分类信息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无限大空间,而这里也将成为分类信息网站的决胜战场。

  杨浩涌分析,在移动互联网上单个用户的价值要比PC网络上的高,因而各家互联网企业包括几大巨头都会越来越注重这个领域的发展。但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应用在移动设备上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可能都会由于屏幕的限制而没有PC上的效果。而由于分类信息网站内容的即时、随身性,相较于其它服务更于适用于移动互联网,而这种内容优势也让分类信息网站或将在移动领域成为最大应用。

  虽然预见到非常美好的前景,但杨浩涌并不急于求成,他认为未来5年内,还是分类信息移动市场的培育期。在这个阶段内,赶集网的移动客户端产品都会不断地进行完善,逐渐会根据用户人群分类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来也可能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杨浩涌介绍,虽然现在赶集网的营收规模已达千万量级,前不久也刚获得一笔融资,但目前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盈利,而要先扩大用户量,等到用户数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再考虑盈利问题也不晚。杨浩涌自信称,赶集网随时可以实现盈利,只要控制一下市场投入就可以,但融资就是为了要花钱做更多的事情,赶集网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市场扩展和产品研发,除了移动客户端的不断完善外,赶集网也在全国近百个二、三线城市拓展进一步的合作的市场推广。

  据了解,赶集网是国内首家推出客户端的分类信息网站,跟两年前相比,赶集网整体的用户量翻了六倍,收入增长超过十倍,销售额比去年同比增长近500~600%,流量目前也比去年12月增长超过100%。杨浩涌表示,接下来的3~5年赶集网仍会保持这样的速度增长。

  杨浩涌表示,赶集网在移动领域投入巨大,准备开发周期为四五个月,目前,移动客户端的日激活量超过1万。他认为,移动领域的广告价值会更大,这也是赶集网未来发展的重点。

  9月15日,赶集网发布手机客户端,全面介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赶集网CEO杨浩涌透露,赶集网2010年收入规模将超千万美元,但并不急于盈利,投资人也希望公司更多地进行投入。

  据介绍,赶集网生活信息手机客户端将提供十二个大类二百多个小类的信息服务。赶集网手机客户端将与寻求与产业链各方合作,采用“内置+下载”的市场推广策略。目前该客户端已覆盖Java、Android、Symbian、iPhone、MTK等平台,并有计划进一步涉及所有移动平台。已与赶集网达成内置协议的手机品牌包括诺基亚、三星、索爱、宇龙酷派等;在渠道合作方面,已进入诺基亚、MOTO、索爱、联想、iPhone等手机的软件商店,而91、华军、天空、UC、360等均将提供这款产品的免费下载渠道。

  杨浩涌表示,赶集网在移动领域投入巨大,准备开发周期为四五个月,目前,移动客户端的日激活量超过1万。他认为,移动领域的广告价值会更大,这也是赶集网未来发展的重点。

  2010年5月31日,赶集网完成金额近2000万美元的融资,来自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赶集网现投资商蓝驰创投。

  人物特写:杨浩涌

  大多数技术出身的CEO都不善言谈,但很明显杨浩涌不属于这类。他很健谈。

  2001至2004年期间,杨浩涌曾先后任职于数家位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曾在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设备公司Juniper Networks的核心开发组任系统专家,有份稳定且不算太累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杨浩涌说:“其实刚出国的时候,就打算以后要回来,那时就是想出去看看,长长见识,学些东西,然后回来自己做些事情。”最终,他选择了回国创业。

  2004年的冬天,揣着借来的10万美金,带着华尔街工作效率,杨浩涌回到北京。一周时间内,搞定公司注册、租办公室、招聘员工,在清华科技园学苑大厦一间70平方米的房子里开始了创业旅程。

  和员工一道熬夜编写程序、骑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学校园、转悠宿舍楼发放传单。杨浩涌当时的想法是把全美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复制到中国来,无需预先登录的BBS,用户能在上面发帖买卖二手货、交友、租房子、找工作。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赶集网”,中国本地生活信息门户网站。

  2005年3月20号,赶集网正式上线,到4月份全国分类信息网站有200多家,6月份的时候逼近2000家,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也纷纷加入进来,杨浩涌竞争压力空前巨大。借来的10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约80万,每个月房租和市场成本是3万,10名员工,人均月工资2000元,每个月要支出5万元,这样还能坚持16个月,但到那时再吸引不来投资,“游戏就结束了”。

  2005年的6月份,转机出现了。当时Google正打算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政府还不允许外资公司拥有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牌照,Google因此需要一个中国合作伙伴。经朋友介绍,2006年初,双方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运营Google.cn域名。赶集网每年从这家合资公司的收益中分得一部分,所得资金不仅足够维持网站运营,而且能做更多推广,终于不用担心生存问题。

  2006年,赶集网进入了上海、广州和深圳三个一线城市。2008年6月份,拿到一笔风险融资。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VC们开始谨慎了。赶集网也度过了几个月的艰苦阶段:几位管理层都不拿薪水,还自己往公司垫钱。硬撑了8个月,到2009年4月份,赶集网终于真正开始盈利了。

  2009年赶集网的年收入达到上千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绝大多数分类信息网站因为缺乏资金和推广,撑不下去而死掉,真正做行业分类信息的网站只剩下了三家:58同城、百姓网和赶集网。

  无线互联网的爆发让杨浩涌再次把眼睛睁大。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只要查询基于位置的生活服务类信息,就能把许多事情办了。杨浩涌预计,未来两年内,赶集网的无线业务会超过整个互联网上的访问量。

  “无线客户端是我创业路上的第二个孩子,无线互联网必须要快,更快,我现在不考虑盈利,我只要跑马圈地。”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辰域智控app

辰域智控app

系统工具 下载
网医联盟app

网医联盟app

运动健身 下载
汇丰汇选App

汇丰汇选App

金融理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