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系统下实现Server Push
时间:2007-02-17 来源:PHP爱好者
由于Linux的开放性,极大激发了程序员的创造力,使得以Linux为作业平台的新技术不断出现。Server Push(推技术)就是其中一例。它可在完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使网站达到最佳的性能。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境配置
为了在Linux下更充分领略Server Push的功能,在运行环境上,我们需进行一些选择。
1.WWW服务器
首先要在Linux上安装Apache,以便能自由编译功能模块,这样可以充分使用Server Push、FastCGI、EPerl和PHP等新的扩展功能。
2.脚本支持
笔者推荐用Perl或C语言来写CGI脚本,因为Perl已经是CGI脚本程序事实上的标准。而且在Perl 5中已经可以直接调用 C子程序而不需要任何声明。不管你用什么语言来写CGI脚本,解释器中应该有CGI.PM模块,笔者试用的版本是 5.004,这一模块的更新版大家可以从网上下载。
二、程序实例及函数剖析
好了,有了上面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写一个Server Push程序来说明它的实现过程:
#!/usr/bin/perl
use CGI qw/:push -nph/;
$| = 1;
print multipart—init(-boundary=〉′--boundary′);
while (1) {
print multipart—start(-type=〉′text/plain′),
″The current time is ″,scalar(localtime),″n″,
multipart—end;
sleep 1;
}
程序第二行告诉CGI解释程序来调用支持Server Push 的功能模块(CGI.PM),在这个模块中预先定义了三个函数:multipart—init()、multipart—start()和multipart—end,只要在程序中有use CGI qw/:push -nph/声明,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三个函数。
multipart—init()函数的作用是声明一个文档类型,就像普通的CGI程序中的“Content-Type: text/html”声明,告诉服务器下面传送的是HTML文档,而multipart—init()这一函数声明的文件类型却是实现Server Push最根本的方法类型:
Content-Type: multipart/x-mixed-replace; boundary=′--boundary′
如果你对HTTP的MIME类型有详细的了解,你就知道multipart 类型是一种复合类型,它的子类型是mixed,子类型的X参数,大家可以参看详细的MIME类型说明,这里最关键的是replace方法,它不停地用新接收的数据更新旧的数据,这就是 Server Push最大的技术内涵。boundary只是一个边界值,告诉浏览器从这儿开始,使用Server Push方法了。其实你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在脚本程序中声明了如multipart/x-mixed-replace 这样一个文档类型,服务器就和客户机建立了一个特别的连接。服务器就不断地把客户机请求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推向了客户机。而传统的 Client PULL方法则是:
1.Client 和Server建立连接
2.Client发送请求到Server
3.Server响应请求
4.Server 断开连接以响应下一请求。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出Server Push优点主要在于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这种不间断的连接方式,使它不需要采用Client PULL的〈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n″〉这种方法来刷新页面,不仅更新速度快,而且不会产生闪动效果。
如果你不用multipart—init()而直接在脚本程序中用以下语句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print ″Content-Type: multipart/x-mixed-replace; boundary=′boundary′nn″。当系统不支持multipart—init()函数时,就可以直接这样声明。
multipart—start() 这个函数是为服务器指定了传送一个确定的文档,如果不用这个函数,根据脚本程序的内容服务器可以直接把指定数据传送给客户机,当然客户机不能识别这种类型的文档可以忽略而不会产生错误。但如果你指明了具体的文档类型,如例程中的text/plain(纯文本类型),客户机就不再对文档加以分析,从而提高了处理速度,否则客户机只知道传送过来的是 multipart(复合型)而要重新对其分析。
至于multipart—end函数不需作详细说明,只是说明了一个 Push过程的结束。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三个函数详细的技术内容,笔者把这三个函数的实现过程介绍给大家:
sub multipart—init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my($boundary,@other) = $self-〉rearrange([BOUNDARY],@p);
$boundary = $boundary || ′------- =—aaaaaaaaaa0′;
$self-〉{′separator′} = ″n--$boundaryn″;
$type = Server—Push($boundary);
return $self-〉header(
-nph =〉 1,
-type =〉 $type,
(map { split ″=″, $—, 2 } @other),
) . $self-〉multipart—end;
}
sub multipart—start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my($type,@other) = $self-〉rearrange([TYPE],@p);
$type = $type || ′text/html′;
return $self-〉header(
-type =〉 $type,
(map { split ″=″, $—, 2 } @other),
);
}
sub multipart—end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return $self-〉{′separator′};
}
三、应用技巧
使用Server Push的其它技巧,限于篇幅,笔者不再作过多的介绍。不过有时由于客户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对服务器发生请求,也就是若一段时间内没有新的内容向浏览器输入,可能发生连接超时现象,用下面的程序来处理一下就能很好地解决:
$message=1;
$whilecount=1;
do {
主程序;
$message++;
}
if ($whilecount == 30)
{
print ″〈SCRIPT〉$message〈/SCRIPT〉1512″;
$whilecount = 0;
}
$whilecount++;
sleep 1;
这种技巧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正如很多 FTP软件的Loop一样,在空闲时发一个空信号,不让程序进入等待状态。这段程序每过30秒就给客户机输出一行〈SCRIPT〉$message〈/SCRIPT〉,而$message是数值1、2、3等,这一行在浏览器浏览时并不显示任何内容,让浏览者感觉不到。
非常全面的一个php技术网站,php 爱好者站 http://www.phpfans.net 有相当丰富的文章和源代码.
一、环境配置
为了在Linux下更充分领略Server Push的功能,在运行环境上,我们需进行一些选择。
1.WWW服务器
首先要在Linux上安装Apache,以便能自由编译功能模块,这样可以充分使用Server Push、FastCGI、EPerl和PHP等新的扩展功能。
2.脚本支持
笔者推荐用Perl或C语言来写CGI脚本,因为Perl已经是CGI脚本程序事实上的标准。而且在Perl 5中已经可以直接调用 C子程序而不需要任何声明。不管你用什么语言来写CGI脚本,解释器中应该有CGI.PM模块,笔者试用的版本是 5.004,这一模块的更新版大家可以从网上下载。
二、程序实例及函数剖析
好了,有了上面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写一个Server Push程序来说明它的实现过程:
#!/usr/bin/perl
use CGI qw/:push -nph/;
$| = 1;
print multipart—init(-boundary=〉′--boundary′);
while (1) {
print multipart—start(-type=〉′text/plain′),
″The current time is ″,scalar(localtime),″n″,
multipart—end;
sleep 1;
}
程序第二行告诉CGI解释程序来调用支持Server Push 的功能模块(CGI.PM),在这个模块中预先定义了三个函数:multipart—init()、multipart—start()和multipart—end,只要在程序中有use CGI qw/:push -nph/声明,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三个函数。
multipart—init()函数的作用是声明一个文档类型,就像普通的CGI程序中的“Content-Type: text/html”声明,告诉服务器下面传送的是HTML文档,而multipart—init()这一函数声明的文件类型却是实现Server Push最根本的方法类型:
Content-Type: multipart/x-mixed-replace; boundary=′--boundary′
如果你对HTTP的MIME类型有详细的了解,你就知道multipart 类型是一种复合类型,它的子类型是mixed,子类型的X参数,大家可以参看详细的MIME类型说明,这里最关键的是replace方法,它不停地用新接收的数据更新旧的数据,这就是 Server Push最大的技术内涵。boundary只是一个边界值,告诉浏览器从这儿开始,使用Server Push方法了。其实你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在脚本程序中声明了如multipart/x-mixed-replace 这样一个文档类型,服务器就和客户机建立了一个特别的连接。服务器就不断地把客户机请求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推向了客户机。而传统的 Client PULL方法则是:
1.Client 和Server建立连接
2.Client发送请求到Server
3.Server响应请求
4.Server 断开连接以响应下一请求。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出Server Push优点主要在于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这种不间断的连接方式,使它不需要采用Client PULL的〈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n″〉这种方法来刷新页面,不仅更新速度快,而且不会产生闪动效果。
如果你不用multipart—init()而直接在脚本程序中用以下语句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print ″Content-Type: multipart/x-mixed-replace; boundary=′boundary′nn″。当系统不支持multipart—init()函数时,就可以直接这样声明。
multipart—start() 这个函数是为服务器指定了传送一个确定的文档,如果不用这个函数,根据脚本程序的内容服务器可以直接把指定数据传送给客户机,当然客户机不能识别这种类型的文档可以忽略而不会产生错误。但如果你指明了具体的文档类型,如例程中的text/plain(纯文本类型),客户机就不再对文档加以分析,从而提高了处理速度,否则客户机只知道传送过来的是 multipart(复合型)而要重新对其分析。
至于multipart—end函数不需作详细说明,只是说明了一个 Push过程的结束。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三个函数详细的技术内容,笔者把这三个函数的实现过程介绍给大家:
sub multipart—init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my($boundary,@other) = $self-〉rearrange([BOUNDARY],@p);
$boundary = $boundary || ′------- =—aaaaaaaaaa0′;
$self-〉{′separator′} = ″n--$boundaryn″;
$type = Server—Push($boundary);
return $self-〉header(
-nph =〉 1,
-type =〉 $type,
(map { split ″=″, $—, 2 } @other),
) . $self-〉multipart—end;
}
sub multipart—start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my($type,@other) = $self-〉rearrange([TYPE],@p);
$type = $type || ′text/html′;
return $self-〉header(
-type =〉 $type,
(map { split ″=″, $—, 2 } @other),
);
}
sub multipart—end {
my($self,@p) = self—or—default(@—);
return $self-〉{′separator′};
}
三、应用技巧
使用Server Push的其它技巧,限于篇幅,笔者不再作过多的介绍。不过有时由于客户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对服务器发生请求,也就是若一段时间内没有新的内容向浏览器输入,可能发生连接超时现象,用下面的程序来处理一下就能很好地解决:
$message=1;
$whilecount=1;
do {
主程序;
$message++;
}
if ($whilecount == 30)
{
print ″〈SCRIPT〉$message〈/SCRIPT〉1512″;
$whilecount = 0;
}
$whilecount++;
sleep 1;
这种技巧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正如很多 FTP软件的Loop一样,在空闲时发一个空信号,不让程序进入等待状态。这段程序每过30秒就给客户机输出一行〈SCRIPT〉$message〈/SCRIPT〉,而$message是数值1、2、3等,这一行在浏览器浏览时并不显示任何内容,让浏览者感觉不到。
非常全面的一个php技术网站,php 爱好者站 http://www.phpfans.net 有相当丰富的文章和源代码.
相关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