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数据库的特征
时间:2010-09-07 来源:功夫 熊猫
主题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有:
1.面向业务主题(不是面向单证报表)。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业务主题的数据组织存储,例如,企业中需要建立的典型的主题数据库有:产品、客户、零部件、供应商、订货、员工、文件资料、工程规范等。其中,产品、客户、零部件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对有关单证、报表的数据项进行分析整理而设计的,不是按单证、报表的原样建立的。这些主题数据库与企业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联,而不是与通常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相关联。
2.信息共享(不是信息私有或部门所有)。主题数据库是对各个应用系统“自建自用”的数据库的彻底否定,强调建立各个应用系统“共建共用”的共享数据库。不同的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程序调用这些主题数据库,例如,库存管理调用产品、零部件、订货数据库;采购调用零部件、供应商、工程规范数据库,等等。
3.一次一处输入系统(不是多次多处输入系统)。主题数据库要求调研分析企业各经营管理层次上的数据源,强调数据的就地采集,就地处理、使用和存储,以及必要的传输、汇总和集中存储。同一数据必须一次、一处进入系统,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经由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可以多次、多处使用。
4.由基本表组成。一个主题数据库的科学的数据结构,是由多个达到“基本表” (Base Table)规范的数据实体构成的,这些基本表具有如下的特性:
·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数据项是数据
元素(即最小的、不能再分解的信息
单元);
· 演绎性——可由基本表中的数据生成
全部输出数据(即这些基本表是精练
的,经过计算处理可以产生全部企业
管理所需要的数据);
· 规范性——基本表中数据满足三范式
(3-NF)要求,这是科学的、能满足演绎性要求、并能保证快捷存取的数据结构 .
----
主题数据库的概念
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程序人员使用的数据应已存在于有关数据库中。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稳定,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应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武力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5.4.2主题数据库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内容的选取和确定还没有一套形式化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对于一个主题数据库等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James Martin推荐两种方法来选择和确定主题数据库。
首先,列出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和机构的组成内容,如产品、设备、原材料、建筑物、零部件、现金、供应商、账目、客户、股东等。对每一项都可以有基本记录、特殊记录、事务处理、摘要或统计、计划或设计数据。
其次,可以考察业务活动过程,然后记录下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属于哪个数据类,这样得到一个数据分类表。
5.4.3主题数据库的组合
James Martin指出,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可以实现的子系统。
5.4.4 4类数据环境
James Martin清晰的区分了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并指出,一个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基础。下面列举4类数据环境。
1.文件环境
不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当建立一个应用项目时,由系统分析员或程序原来设计一些独立的数据文件。对于大多数应用项目,都是用这类独立文件。
2.应用数据库环境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数据共享程度高于文件环境但低于主题数据库环境。各独立的数据库时为各独立的应用项目而设计的。
3.主题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的建立基本上独立于具体应用,数据的设计和存储独立于他们的应用功能。有关业务主题的数据间的联系,由共享数据库来表示。
4.信息检索系统环境
这一类是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专用的计算和大量生产性运行的数据而设计的。新的数据想可以动态的加入到数据库中,软件是围绕这倒排标和其他的数据检索技术设计的,提供了良好的终端用户语言,使用这些语言能灵活地创建自己的逻辑数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