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时间:2010-09-20 来源:myredhat
今天的互联网(Internet)的原形是1969年建立的APARNET。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件事是在1983年1月1日,APARNET正式转换成TCP/IP协议的网络。正是TCP/IP的出现,才使得互联网得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具有今天的规模。
互联网层:
应用层:
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电子邮件的SMTP 协议就建立在这一层。Internet 的核心层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相应的核心协议是IP协议和TCP协议。IP 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无连结数据报传送﹑数据报寻径以及差错处理三部分。IP协议的特点是点到点的,IP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不经过中间机器,对等实体所在的机器位于同一物理网络,对等机器之间有直接的物理连接。IP层的主要功能是屏蔽下面物理层的差别,向上一层提供一致的数据格式。所有要传输的数据,被按照一定的格式分组封装层IP数据报,数据报单元通过寻径等机制进行传输,在接收方数据报进行重组,得到最初要传送的数据。由于IP协议是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由于网络的拥塞而发生的数据丢失等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Internet 还必须有一定的控制重传机制,这就是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CMP)。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还需要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终止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 Internet 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Internet 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网络,网路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定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 Internet 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值的正确。
互联网层:
应用层:
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电子邮件的SMTP 协议就建立在这一层。Internet 的核心层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相应的核心协议是IP协议和TCP协议。IP 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无连结数据报传送﹑数据报寻径以及差错处理三部分。IP协议的特点是点到点的,IP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不经过中间机器,对等实体所在的机器位于同一物理网络,对等机器之间有直接的物理连接。IP层的主要功能是屏蔽下面物理层的差别,向上一层提供一致的数据格式。所有要传输的数据,被按照一定的格式分组封装层IP数据报,数据报单元通过寻径等机制进行传输,在接收方数据报进行重组,得到最初要传送的数据。由于IP协议是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由于网络的拥塞而发生的数据丢失等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Internet 还必须有一定的控制重传机制,这就是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CMP)。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还需要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终止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 Internet 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Internet 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网络,网路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定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 Internet 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值的正确。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为了保证电子邮件的可靠和高效传送。TCP/IP 协议的应用层中包含有SMTP协议,但事实上它与传输系统和机制无关,仅要求一个可靠的数据流通道。它可以工作在TCP上,也可以工作在NCP, NITS 等协议上。在TCP上,它使用端口25进行传输。SMT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在可交互的通信系统中转发邮件。
2.2 SMTP的基本命令
SMTP定义了14个命令,它们是:
RCPT <SP> TO:<forward-path> <CRLF>
SEND <SP> FROM:<reverse-path> <CRLF>
VRFY <SP> <string> <CRLF>
NOOP <CRLF>
HELO--发件方问候收件方,后面是发件人的服务器地址或标识。收件方回答OK时标识自己的身份。问候和确认过程表明两台机器可以进行通信,同时状态参量被复位,缓冲区被清空。
SMTP定义了14个命令,它们是:
RCPT <SP> TO:<forward-path> <CRLF>
SEND <SP> FROM:<reverse-path> <CRLF>
VRFY <SP> <string> <CRLF>
NOOP <CRLF>
HELO--发件方问候收件方,后面是发件人的服务器地址或标识。收件方回答OK时标识自己的身份。问候和确认过程表明两台机器可以进行通信,同时状态参量被复位,缓冲区被清空。
DATA--收件方把该命令之后的数据作为发送的数据。数据被加入数据缓冲区中,以单独一行是"<CRLF>.<CRLF>"的行结束数据。结束行对于接收方同时意味立即开始缓冲区内的数据传送,传送结束后清空缓冲区。如果传送接受,接收方回复OK。
QUIT--SMTP要求接收放必须回答OK,然后中断传输;在收到这个命令并回答OK前,收件方不得中断连接,即使传输出现错误。发件方在发出这个命令并收到OK答复前,也不得中断连接。
[This may include errors such as command line too long]
503 Bad sequence of commands
214 Help message
220 <domain> Service ready
[This may be a reply to any command if the service knows it must shut down]
450 Requested mail action not taken: mailbox unavailable
[E.g., mailbox not found, no access]
452 Requested action not taken: insufficient system storage
[E.g., mailbox syntax incorrect]
最后,让我们看一个RFC821中给出的例子。这封信是Smith在主机Alpha.ARPA 发给主机Beta.ARPA上的
Jones,Green和 Brown.并且假定两台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上。
S: RCPT TO:<[email protected]>
R: 550 No such user here
S: DATA
S: ...etc. etc. etc.
邮件最后被对方接受。 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503 Bad sequence of commands
214 Help message
220 <domain> Service ready
[This may be a reply to any command if the service knows it must shut down]
450 Requested mail action not taken: mailbox unavailable
[E.g., mailbox not found, no access]
452 Requested action not taken: insufficient system storage
[E.g., mailbox syntax incorrect]
最后,让我们看一个RFC821中给出的例子。这封信是Smith在主机Alpha.ARPA 发给主机Beta.ARPA上的
Jones,Green和 Brown.并且假定两台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上。
S: RCPT TO:<[email protected]>
R: 550 No such user here
S: DATA
S: ...etc. etc. etc.
邮件最后被对方接受。 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MUA -- Mail User Agent, 邮件用户代理,帮助用户读写邮件;
MDA -- Mail Delivery Agent, 邮件投递代理,把邮件放到用户的邮箱里。
4. 电子邮件的信头结构及分析
2. To: [email protected]
5. Hi, Jack
9. Thanks
4.2 邮件的信头
4. 电子邮件的信头结构及分析
2. To: [email protected]
5. Hi, Jack
9. Thanks
事实上,邮件在传输过程中,服务器要把它打包成一个数据对象,包括上面的信件和一个信封。邮件的投递是依靠信封上的地址或信封信头(envelop address 或envelop header),而不是上面讲的信件上的地址。
From: [email protected]
X-mailer:Sendmail 8.9.0
Received: from client1.domain1.com (client1.domain1.com [111.11.1.1]) by mail.domain1.com (8.8.5) id 004A21; Tue, Mar 18 1998 15:3 7:24 GMT
Date: Tue, Mar 18 1998 15:36:24 GMT
Subject: Greetings
Received: from client1.domain1.com (client1.domain1.com [111.11.1.1]) by mail.domain1.com (8.8.5) id 004A21; Tue, Mar 18 1998 15:37:24 GMT
Date: Tue, Mar 18 1998 15:36:24 GMT
Subject: Greetings
这封信是从一台自称为 mail.domain1.com 的机器上接收的;这台机器的IP 地址是[111.11.1.0],真实名字就是标称名字 mail.domain1.com; 接收方的机器名称是 mail.domain2.com, 运行的邮件服务器是 Sendmail, 版本(8.8.5/8.7.2) 。接收方机器给邮件的编号是ESMTP id LAA20869, 接收到的时间是 Tue, Mar 18 1998 15:39:44 GMT。
From,TO ,Date和Subject 都易于理解,分别指明发件人,收件人,信件编辑日期及信件主题。
相关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