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fstab文件解析
时间:2010-09-17 来源:cup
使用和修改/etc/fstab,添加一行挂载信息,可以在开机时自动加载挂载点,无需每次繁琐的手动挂载。
当系统启动时,系统会自动从/etc/fstab读取信息,并且自动将/etc/fstab文件中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
[root@localhost ~]# cat /etc/fstab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LABEL=SWAP-sda3 swap swap defaults 0 0
fie sysytem:指定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或块信息,也可以是远程的文件系统。如果想把本机第一个串口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挂载上来:/dev/sda1、将光驱挂载上来/dev/cdrom。
可使用label(卷标)或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全局唯一标识符)表示。使用label表示之前,使用e2label修改卷标,[e2label 设备名称 新label名称],然后在/etc/fstab添加:LABEL=新label名称,重启后,系统就会将新label卷标磁盘指定目录中。使用dumpe2fs可以读取卷标名称。
mount point:挂载点,将文件系统挂载的路径位置,之后就可从此目录中访问要挂载文件系统。
Type:文件系统的类型。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有:adfs、befs、cifs、ext3、 ext2、ext、iso9660、kafs、minix、msdos、vfat、umsdos、proc、reiserfs、swap、 squashfs、nfs、hpfs、ncpfs、ntfs、affs、ufs。
Options:文件系统参数。各个选项用逗号隔开。
Async/sync:是否允许磁盘与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写入;
sync:输入输出同步完成;当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所有的写入变化将在输入cp后立即生效,立即开始往设备或者分区里面拷贝。
Async:输入输出异步完成,当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cp后很久,实际的写入操作才会执行,即进行了缓冲处理
Auto/noauto:启动时是否自动载入该分区;
Auto:默认选项,设备会在启动或使用mount -a时按照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如果不希望这样,就使用noauto(启动时不自动挂载),就只能通过手工来挂载该设备。
ro:以只读方式挂载文件系统。(不想让文件系统更改可以选择此项)
rw:以可读可写方式挂载文件系统。
Exec/noexec:限制在此文件中是否允许进行"执行"操作;
Exec:允许执行该分区中的可执行文件,
Noexec:不允许执行该中的可执行文件。使用noexec通常发生于挂载Windows分区。
User/nouser:确定是否允许用户使用mount来载入;
User:允许普通用户也能挂载该设备,
Nouser:只允许root挂载。即不允许普通用户挂载该设备(默认)
Suid/nosuid:设置该文件系统是否允许suid存在,如果不是linux系统分区,只是一般数据分区,设置成nosuid比较安全些。
Usrquota:启动文件系统时支持用户磁盘配额模式。
Grpquota:启动文件系统时支持用户组磁盘配额模式。
Defaults:同时具有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等参数,默认对磁盘无特殊要求时使用defaults即可。
Dump:可以使用dump对系统进行备份,1表示对该分区中的内容进行dump备份;0表示不做dump备份。现在很少用到dump对系统备份,此处一般选0。
fsck:设置是否以fsck检验文件系统以及何种顺序检验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0表示不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1表示较早检文件系统的完整性,挂载点为 / (根分区)必须在此设置为写1,其他都不能设置为1。
如果有分区填写大于1,则在检查完根分区后,按填写的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同数字的同时检查。如第一、二分区设置为2,第三、四分区设置为3,则系统在检查完根分区后,接着同时检查第一和第二个分区,然后再同时检查第三和第四个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