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emerge mozilla-firefox的gentoo用户应该发现了一个变化,就是firefox的图标和名称都变了,也就是说:Gentoo的维护者也受不了Mozilla组织的版权约束:所有发行版在使用Firefox图标和名称之前都必须将修改过的代码提交给mozilla组织。

图为ubuntu用户群设计的冰鼬标志
而Mozilla组织这样做也情有可原,它必须对Firefox(TM)这个商标负责,所以他想看看Firefox的一些错误到底是跟自己的代码还是别人修改过的代码有关。但是这个跟Debian的Social Contract(社会合约)相冲突,DFSG的第三条是:
Derived Works
The license must allow modifications and derived works, and must allow them to be distributed under the same terms as the license of the original software.(协议必须允许修改和衍生工作,而且必须允许他们在原来的协议下分发。)
|
Gentoo的Social Contract从Debain的衍生而来,而且大部分相同,所以他也不得不改名成Bon Echo(firefox2.0的开发代号)。本质上仅仅是从源码重新编译一遍火狐,加上新的标志,作为debian 系统100多个版本的主要浏览器。包括下游的ubuntu可能都要用上冰鼬了!
GNU组织将自己发布的Firefox命名为IceWeasel(冰鼬),可见对mozilla协议的反感。IceWeasel的官方网站上说:Firefox的源代码是自由软件,但是他们发布的二进制包包含了非自由软件,并且他们以插件的方式发布非自由软件。
其实话说回来,Mozilla组织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Redhat和Novell早就已经已经这么做过了,他们说:Submit patches that deviate from the source tarballs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use the trademark。
不过区别的地方在于,linux发行版的这个约定可以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新发行版,例如Redhat生出Mandrake(现在叫Mandriva),Debian可以生出Ubuntu(Kubuntu,Edubuntu等)。但这跟Firefox被迫改名成Iceweasel不是一回事。估计源代码还需要与官方的同步,因为其他发行版不太可能单独维护另一支firefox代码,所以他们妥协了:改名改图标,然后再加入自己的代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