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NIS
时间:2009-03-23 来源:sjhf
Server配置:
1.#vi /etc/sysonfig/network //修改主机名为nis(修改完需重启生效)
2.# netconfig //配置Server的IP地址为192.168.1.1 # service network start 3.# useradd ddd # passwd ddd //在Server上新建用户ddd并设置口令 4.# rpm -qa | grep ^yp # mount /dev/cdrom //挂载RHEL4第一张安装光盘 # rpm -ivh ypserv-2.13-5.i386.rpm //安装NIS服务器软件包 5. # chkconfig --list time # chkconfig --list time-udp # chkconfig time on # chkconfig time-udp on //启动time服务和time-udp服务 或者使用方法# vi /etc/xinetd/time找到底下有一行内容为disable=yes把它改成no # vi /etc/xinetd/time-udp找到有一行内容为disable=yes把它改成no # /etc/rc.d/init.d/xinetd restart //启动这两个服务 6.# nisdomainname com //在NIS服务器主机中建立NIS域名 # vi /etc/rc.d/rc.local 将底下这一行加入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内: /bin/nisdomainname com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加入底下这一行: NISDOMAIN=com 7.# vi /etc/ypserv.conf //配置NIS服务器主配置文件 <主机名称/IP>:<网域名称>:<数据库类别>:<安全性> ①主机名称/IP:这里可以这样设定:192.168.1.0/255.255.255.0 ②网域名称:通常都设定成为 * 即可! ③数据库类别:可以使用 * 来表示所有的数据库! ④安全性:主要有三种参数: none :无论如何就是可以无条件进入本机; port :仅允许 < 1024 以下的 port 进入; deny :无论如何就是关闭不让人家登入主机! 系统当中,只有 root 可以启用 < 1024 以下的 port ,因此,更安全的设定, 可以使用参port,如果您想要让您的 NIS Server 运作的较为快速,并且安全性上面 没有太多的考虑,那么使用 none 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8.# /etc/rc.d/init.d/ypserv start //启动服务 # /etc/rc.d/init.d/yppasswdd start //启动服务 9.# /usr/lib/yp/ypinit -m //构建NIS服务器数据库 next host to add: <==在这里按下[ctrl + d]跳出 Is this correct? [y/n: y] y <==在这里输入yes 或者使用方法:cd /var/yp/ make 10.# /etc/rc.d/init.d/ypserv start //重启服务 # /etc/rc.d/init.d/yppasswdd start //重启服务 11.NIS客户机无法找到宿主目录 # rpm -qa | nfs-utils portmap //查询NFS所需软件包是否安装(默认安装) # vi /etc/exports //配置NFS配置文件 /home *(sync,rw) 把NIS服务器HOME目录共享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启动NFS所需服务 # service nfs start Client配置: 1.# netconfig //配置Client的IP地址为192.168.1.2 # service network start 2.# rpm -qa | grep ^yp //检查Client所需软件包ypbind和yp-tools是否安装(默认安装) 4.# vi /etc/hosts //设定 NIS Server 的 IP 对应主机名称 加入行192.168.1.1 nis 5.# nisdomainname com //在NIS Client主机中建立NIS域名 # vi /etc/rc.d/rc.local 将底下这一行加入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内: /bin/nisdomainname com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加入底下这一行: NISDOMAIN=com 6.# vi /etc/yp.conf 加入行: domainname com server nis 那个 com 是你的 NIS 的 domain ,至于 nis 则是 NIS Server 的主机名称 7.# vi /etc/nsswitch.conf passwd: files nis 使用者相关信息查寻 shadow: files nis 使用者密码的查寻 group: files nis 使用者的群组信息查寻 hosts: files nis dns 主机名称与IP对应的查寻 8.# service ypbind start //启动ypbind服务程序 9.# mount -t nfs 192.168.1.1:/home /home //挂载NFS文件系统 这样一来,您的 NIS Clients 就具有和 NIS Server 主机一模一样的宿主目录了 或者设置为自动挂载编辑/etc.fstab文件加入行 nis:/home/ /home nfs defaults 0 0 10.# yptest # ypwhich 单纯使用 ypwhich 的时候显示的是『NIS Client 的 domain』名称 # ypwhich -x 加入 -x 这个参数时则是显示『NIS Client 与 Server 之间沟通的数据库有哪些?』 # ypcat -x 主要的功能就是『列出数据库』啰!与 ypwhich -x 相同功能 # ypcat [数据库名称或功能] 这个指令可以用来取得 NIS Server 上面各个数据库的内容 # ypcat passwd 举例来说,我们想要知道 passwd ( 密码数据 ) 的所有使用者内容就需要使用这条命令 # yppasswd 在 NIS Client 端修改各个账号的密码 不太建议大家使用这些指令去修改数据库的内容啦!比较建议这样做: 登入到 NIS Server 主机里面去,进行 useradd 或者是 passwd 修改账号与密码等等 的更动; 使用 /usr/lib/yp/ypinit -m 重新制作数据库档案! 11.验证 本文出自 “独自我” 博客,谢绝转载! |
相关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