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php文档>Linux硬盘分区

Linux硬盘分区

时间:2009-03-11  来源:170870024

参考自: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第一版)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5.htm
http://hi.baidu.com/weibinzhengyi/blog/item/ebac5016706f9d1c962b437e.html


硬盘数据线与硬盘代号:
 586之后主板上都有两条数据线接口(IDE接口),分别称为Primary(连接主硬盘Master)和Secondary(连接从硬盘Slave)。每条线有两个插口,也就说每条线可以接两个IDE接口设备(硬盘或光驱)。因此一个主板默认下可以接4个IDE接口设备。

 硬盘分两个区域:一个放置硬盘信息,即主引导扇区MBR,一个放置实际数据文件。MBR是硬盘最重要的地方,记录着启动管理程序与硬盘分区表(partition table)。(MBR物理实体坏了,硬盘就差不多报废了)

分区:实质上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创建分区时就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的MBR(主引导记录)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Windows下Format命令或LINUX下mke2fs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要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才能保存信息。不论划分多少分区,使用SCSI或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才能从硬盘启动系统。

 因为MBR区块容量有限,所以只设计成4个分割记录,这些分割记录称Primary(主分区)和Extended(扩展分区)。所以说一块硬盘最多分4个Primary+Extended区(Extended区只能有一个)。 

硬盘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信息保存在MBR内,逻辑分区的信息保存在扩展分区内。(也就说硬盘无论多少分区,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即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信息)
 扩展分区是逻辑分区的“容器”。实际上只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存储数据(每个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都会被存储一个识别文件系统的附加信息,操作系统能通过这些信息识别和确认)。

Linux下的分区名称:
 IDE硬盘采用/dev/hdxy来命名。x表示硬盘(a是第一个块硬盘,b是第二块硬盘...),y是分区号码(从0开始,1、2、3等)。
 IDE硬盘和光驱设备将由内部连接来区分区定。/dev/hda 表示第一个IDE信道的第一个设备(master),/dev/hdb表示第一个IDE信道的第二个设备(slave)。/dev/hdc 和/dev/hdd为第二个IDE信道的master和slave设备。

 SCSI硬盘采用/dev/sdxy来命名。
 SCSI硬盘或者光驱设备依赖于设备的ID号码,不考虑遗漏的 ID号码。比如三个SCSI设备的ID号码分别是0,2,5,设备名称分别是/dev/sda,/dev/sdb,/dev/sdc。如果现在再添加一个 ID号码为3的设备,那么这个设备将被以/dev/sdc来命名,ID号码为5的设备将被称为/dev/sdd。

 分区号码不依赖于IDE或SCSI设备。1-4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保留,5开始用来为逻辑分区命名,所以有号码漏洞。

下面一些例子帮助理解:
 /dev/hda          表示整个IDE硬盘
 /dev/hda1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hda2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扩展分区
 /dev/hda5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dev/hda8         表示第一块IDE硬盘的第四个逻辑分区
 /dev/hdb          表示第二个IDE硬盘
 /dev/hdb1         表示第二块IDE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sda           表示第一个SCSI硬盘
 /dev/sda1          表示第一个SCSI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sdd3          表示第四个SCSI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


MBR: Master Boot Record 硬盘主引导记录(主引导扇区)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创造世界游戏

创造世界游戏

冒险解谜 下载
终极躲避球

终极躲避球

休闲益智 下载
趣味跑酷竞赛

趣味跑酷竞赛

休闲益智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