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php文档>布朗神父的几个论断

布朗神父的几个论断

时间:2006-08-03  来源:苏小白

前天从省图书馆借了一套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探案集》,两天下来,已经看了三分之一,感觉很不错,都是短篇,而且大多数都是不可能犯罪的类型,读起来既轻松又紧张。布朗神父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大概也是最早的着重心理分析的探案方式,正如他的自白那样:“我不着重观察别人的外表,而是习惯于窥视别人的内心世界。我站在罪犯的立场上,按照罪犯的思路,怀着和罪犯同样激昂的情绪,和他们斗智斗勇。” 下面摘录一些对我很有启发的心理论断(边阅读边逐渐增添):   “人们从不回答你所要问的问题,他们回答你想要知道的东西——或者说,是他们认为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当那四个相当诚实的人说没有人进到那些公寓里,他们并不意味着真的没有‘人’进去过。他们的意思是没有他们能够怀疑为你所指的人。”(出自《隐形人》,不过个人觉得这个故事和这个理论结合得不够好,有点牵强的感觉,结尾解谜部分让我有点小失望。)   “一个人有两个敌人。他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发现两个敌人比一个敌人强。”(出自《萨拉丁王子的罪行》,觉得这句话有点古龙风格,呵呵。很同情也很敬慕那个复仇者,芦笛岛上无好人呀,非常不理解安东尼夫人在知道王子真实面目时为什么不离开他,当她的儿子来寻仇时为什么不说出真相而只是让人痛恨地晕倒?总之对这个女人全无好感,王子虽然卑鄙却至少很聪明,这个为了所谓的爱情背叛婚姻又牺牲了儿子的女人呢,既愚蠢又可耻。)   “聪明人会把树叶藏在哪里?藏在森林里。但如果那儿没有森林,那他会怎么做?他会种起一片树林来把它藏在里面。”(出自《断剑的标志》,这是我所看这么多故事里最喜欢的一个,两个朋友在北英格兰寒冷空旷的丛林中,在清冷月光照射的幽径上,抽丝剥茧地追述一段战地往事,撕开惨烈的外表,逐渐展示出黑暗恐怖的真相,情节与气氛完美结合,是我热爱的阅读感觉。ps,这种犯罪心理阿婆在《三幕悲剧》里也曾经用到过,不过规模比较小,相比之下,《断剑》里这个凶手的犯罪动机与手法都是超级令人发指的。)   《上帝的铁锤》里那番关于仰视于俯视的论断也非常深刻细致,不过这个案件的凶手和作案方法很容易看出,就是作案动机富于哲学意味。   《花园血案》的手法应该是作者首创,虽然现在用滥了,不过这种思维方式挺赞的,《少年包青天》里的《隐逸村之谜》也采取了这种手法,不过过程繁复一些。   《太阳神之眼》的前面半部分不怎么能吸引我,又是新型职业女性又是新教分子,不过从尸体坠落开始便能引人入胜了,双重犯罪方法结合得十分紧密,而每一种又都特色鲜明,让人惊叹,个人以为那个轻罪犯的手法更加高明,可怜的重罪犯只做了个螳螂捕蝉。   《依斯瑞尔.高的荣誉》,推理色彩并不浓,但荒堡松林的气氛描写非常有哥特小说的风格。   《奇怪的脚步声》,只能说,弗兰博先生,你的体力与耐心真是非一般的强悍。   目前已经看完了并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上面几个了,布朗神父很可爱,就是扮演华生角色的弗蓝博让人失望了,从良前似乎还很有创意,从良后就完全成没大脑的活动布景了。   这套书是由三个人翻译的,吴妍妍不错,潘源有些拗口,叶勤的还没看到。   先写这么多,再继续阅读吧,卡卡。   接着来,刚看完第一辑。   《三件致命凶器》,这个故事在推理论坛的长河版主的榜单里好像有过提名,之前曾经很期待,但读完之后小失望,相比较而言,喜欢阴谋论胜于疯狂论。   《舞台凶手》,和上面一个故事一样,都是单方面的心理变态为主要犯罪动机诱因,而且密室犯罪手法又是运用了最令人不满的暗道方式(行人的馆系列都是如此,所以即使是作为多年后向阿婆致敬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但无论从犯罪动机还是作案手法,都无法与《无人生还》相比肩,实在让读者感叹:珠玉在前,高山仰止。不过其中关于评判女性的一个论断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如何了解一个女人?不能从她自身的外表判断,因为那很可能是伪装;不能从她身边的男人的观念来判断,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因为对她的迷恋而失去了理智;要真正认识一个女人,必须从她所亲近的,最好是比她低一等级的女人身上去发现答案,印在这个人脸上的某些东西,正是另一个人的倒影。”。   《沃德利失踪案》,出人意表的解答,看到结尾时很让人叹服,不是因为凶手的动机,而是因为引发出这个动机的那个原罪犯的动机。“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某些时候这个原则充满了悲壮的热血与正义,但更多时候,它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恶与残忍。美中不足的是犯罪手法太过偶然和仓促,而且难以令人信服,实践性几乎为零,不过有了那么一个夺人心魄的动机,其他的也都是白璧微瑕了。   期待第二辑给我更多的意外和惊喜。   G君的水平很参差,第二本前几个故事看得我都要郁闷了,不是特别平淡就是犯罪心理特别小众,特别是开始那个《神秘人梅杰柱》,到结尾时竟然“梅杰柱”就是“没接住”,太芬特了。看了一半,三个故事值得一说。   《紫色假发》《彭德拉根的家族传说》,之所以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因为都属于家族迷案的性质,特别是后者,跟爵爷《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很近似,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类型。   《紫色假发》的叙述方式很有意思,是通过一位绅士向杂志社投稿的方式来说故事,简明扼要。结局有点突兀,不过其中关于贵族心态以及民众对于贵族的心态很有意思,就像纳特先生所说的那样:“人们抨击贵族的钻石和他们宴席上的香槟,但同时又十分向往这种生活方式。”。那位格林先生的心态让我想到了〈流星蝴蝶剑〉里的律香川,他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武林新贵,在当时权倾一方的孙玉伯身边充当得力助手;有草根的兴起便有贵族的消亡,曾经辉煌鼎盛的南宫世家此时已经没落,最后一代主人南宫远虽然风流倜傥却也只能充当孙玉伯的清客角色以换得开销。因此律香川与南宫远也时时接触,然而尽管一个得志一个失势,律香川对于南宫远却有一种奇异得感觉,他现在的武功地位都比南宫远高上许多,但在南宫远面前他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看着南宫远从他手中接过银票继而自嘲高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绿鬓少年,忽已白头,人生一梦,梦醒更休,终日碌碌,所为何由?”,律香川在轻视的同时又是满心嫉妒的。就像格林先生一样,一边咒骂那阴森的家族传说,一面又热望着把它变为己有。和律香川一样,他拥有“现在”和“将来”,南宫远们却拥有“过去”,只有“过去”是任何人都买不到的。无论用多大的代价都买不到。贵族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呢,当然不止是钻石与美酒,而是时间,是岁月——如何努力都无可比拟和争取的财富。此外,行人的〈水车馆幻影〉中的凶手也采用了和格林同样的方式,不过日本推理一向有变格风,他的心态就没格林这么有意思了。

〈彭德拉根的家族传说〉是一个间接杀人事件,用心险恶,不过很容易猜出凶手。其中布郎神父关于人的惯性思维有段很好玩的叙述:“将一根羽毛与一块化石以及一小块珊瑚放在一起,人人都会以为,那根羽毛一定是件古老的标本。将同样一根羽毛和一条丝带以及几朵人造鲜花放在一起,大家会认为,那应该是女士帽子上的饰物。在将同样一根羽毛和一瓶墨水,一本书以及一沓信笺放在一起,人们则会认定,那一定是支鹅毛笔。

〈伏都神灵〉,邪教杀人案,动机没意思,手法值得一谈。“一个人越是在独处的时候,越是难以证实他的周围的确没有其他人。换句话说,越是在空荡荡的地方,越是令一个人变得更加显眼。……所以,如你我一样高智商的杀手,他绝对不会选择空无一人的时机采取行动。……只有一种方案,那就是要确保周围每一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其他事物上。”

《约翰.布鲁诺斯的罪过》,汗,又是一个心理扭曲的案例(上帝怜悯世人!),凶手真是偏执得可以。“任何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变得邪恶。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得道德观,但是我们却很难改变早已渗透到我们性格当中得行为方式。”,可惜凶手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使使出了“吃砒霜喂老虎”这样同归于尽的打法,这位郁闷的老兄最后还落了个损人不利己的结果,灰色小细胞才是王道呀。

〈不翼而飞的金鱼〉,这个故事不好玩,罪犯手法的可操作性也不强。“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越是在你眼前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忽视。……同样道理,我们对于生活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常常视而不见,而当我们终于留意到它们的时候,却会觉得它们是如此的怪异。”

〈孤独的哀者〉,弱化了推理背景,几乎可以当做一篇莎士比亚式的古典悲剧来看,也确实具备了莎氏悲剧的几大重要因素:阴郁的城堡,家族迷案,决斗,死亡,猜测与真相,人性的矛盾与痛苦,卑微与伟大。神父说:“真正的宽恕,是去宽恕那些不可宽恕的。”

〈狗的神谕〉,作案手法极具冒险精神,消灭罪证的方法也是非常狡猾。但是呀,叶勤筒子的翻译实在晕得很,也许是我阅读得有点潦草,一直对犯罪动机和遗嘱具体事宜没弄清楚,也许会再看一遍。

〈弯月的奇迹〉,逆向思维的犯罪模式,谜底很简单,不过也很出乎意料,突破思维定式是如此之难。喜欢这样的密室犯罪类型,不繁复,但是简洁有效。相比之下,严重批评两位筒子,勒鲁的〈黄色房间〉情节沉闷,解迷过程看得我好生不耐烦,结局也不能给我恍然大悟的快感,觉得作者是走了一个并不精彩得捷径;另一个就是横沟正史的〈本阵杀人事件〉,情节倒是够诡异了,可是那个机械密室设计得那叫一个天罗地网,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最后的选择依然是头疼得让人直想大哭一场。

〈带翼的匕首〉,极其喜欢,无论从情节,气氛还是犯罪手法都十分精彩,如果说〈断剑〉的犯罪动机让人震惊,那么这本书的犯罪手法也同样值得惊叹,此二个故事算是整部系列里最耀眼的两颗明珠了。如果罪犯遇到的不是布郎神父,这幕狡猾大胆自编自导的充满了恐怖与神秘色彩的戏剧将永远的完美的谢幕,任何其他人恐怕都无法揭开帷幕后的真相了,生不逢时的人哪。“它只是一个心理事实,一个艺术家会通过某种诚挚出卖他自己。利奥纳多.达.芬奇不能像他不会画画那样地画画。即使他尝试,那也总是会成为对某个弱势事物的强势的滑稽模仿。这个人会做出一些太过可怕和惊奇的事情,超出一个卫理公会派教徒所能做的。”

全部看完了,说一下总体感想吧,古典本格派外加精彩的心理分析,还算是一套很不错的推理小说,就是质量真的很参差,总的说来前半部分的故事都很精彩,简洁凝练,许多篇章里的哥特气氛更是我心头大爱,但是后半部分就有些烦琐枯燥了,加入了很多宗教议论,对于我这样的非基督徒来说就有些郁闷了。犯罪动机,犯罪手法以及犯罪心理都有很精彩的创新和论述,虽然某些案件实际操作起来是比较有难度的,呵呵。布朗神父塑造得很可爱,相貌平淡却活跃着许多灰色小细胞,外表木讷,内心还是很富于人情的;弗兰博很失败,简直就是一个大木头桩,唯一的用处就是充当一下保镖角色,这还是因为神父没有老福那么全能,否则弗兰博早就该失业了,还是华生招人喜欢,呵呵。语言上嘛,因为是译文,看不出好坏,不过看起来还是比较朴雅的,就是有些地方译得比较杂乱,我这种怯于划分句子成分的人,看起来就头疼了。

看完了看完了,郁闷了,下一本看什么呢,听说奎恩的《从前有个老女人》(汗,您直接说《老妇人》不好听多了么)还不错,童谣谋杀案的类型,重整旗鼓,杀过去吧。ns


rbF

      [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精英射击求生

精英射击求生

飞行射击 下载
精英射击训练安卓版

精英射击训练安卓版

飞行射击 下载
超级坦克射击

超级坦克射击

飞行射击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