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linux学习笔记(二)
时间:2006-07-11 来源:iask
第二课
用户管理:
创建用户:useradd username
adduser username : 链接文件
用户信息:/etc/passwd
查看所有用户cat /etc/passwd
wc :统计文本文件
wc -l /etc/passwd
grep: 查找文本文件,查找含有指定关键字的所有行
grep username /etc/passwd :查找是否含有指定用户
/etc/passwd : 文件格式
1、用户名:x
2、x: 密码不保存在/etc/passwd,保存在/etc/shadow
3、uid: 用户标识
通过uid可以区分用户的状态:
1、管理员用户:uid 0 root
2、1-499: 内置账号
3、>=500: 普通用户 : UID是连接+1
4、gid: 组ID : 集中赋权限
gid默认是与uid相同
5、用户的说明信息 : 添加说明信息
建立用户时可以加入说明信息:useradd -c "String"
username 6、用户的主目录: 用户登录系统时最先进入目录是主目录 自动生成用户的主目录,主目录位置/home有一个与用户同名 的目录 7、登录时的shell: 命令解释器 bash 指定特定的信息: 指定UID:useradd -u 2000 user5 useradd -u 2000 -o user6 : 允许用户的uid重复 指定GID: 要求GID要存在 useradd -g gid username : 要求gid是存在的 useradd -c "" username :说明信息 修改用户的主目录:useradd -d /users/user12 user12 修改shell : 要求shell在/etc/shells文件中存在 useradd -s /bin/ksh username useradd -u 4001 -g 0 -c "user18" -d /users/user18 -s /bin/csh user18 修改用户信息: 修改建立用户的默认信息:/etc/default/useradd 直接修改用户的信息:usermod useradd -s /bin/bash user20 -l: 用户改名 usermod -l newname oldname 用户主目录: 切换用户:su - username: 切换用户同时应用新用户的环境量 主目录下的信息: 保存有用户的环境变量信息 ls -a 环境变量的配置: 全局修改、针对特定用户 全局修改:/etc/profile /etc/bashrc 区别: 用户登录时应用:/etc/profile /etc/bashrc: 新打开新终端时生效 查看当前的路径信息: PATH=$PATH:/jdk1.5/bin 分隔符是冒号(分号) export PATH linux下的当前目录是不做为命令查找目录,需要手工加入 export PATH= ./command : 当前 source /etc/bashrc source /etc/profile : . filename : 文件本身不需要执行权限,立即执行 /etc/profile : source /etc/profile :在当前窗口生效
只修改某个用户:修改用户主目录下环境变量文件() 新建的用户默认拷贝的是/etc/skel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组: 显示组的信息:/etc/group文件 在redhat中新建用户时默认生成同名的组 用户默认是属于同名组: 用户属于多个组 用户的组: 主组 辅助组 默认用户只能有一个主组,但可属于多个辅助组 useradd -g 主组名称 -G 辅助组名称列表用逗号隔开 username useradd -g hh5 -G 4004,4005,4006 hh5 显示用户的ID : id 命令可以列出用户的uid及所有的gid id username: groups username: 查看用户所属组(主组在前) 显示当前用户:whoami 显示所有的在线用户:who w 如果是远程连接: 相当于登录时以伪终端登录 允许root用户做telnet连接: 修改允许的伪终端的值 vi /etc/securetty 只要是还有可用的伪终端时root就可以做远程telnet 连接 vi /etc/xinetd.d/telnet disable = no service xinetd restart 禁用root做远程的ssh: vi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no service sshd restart 删除用户: 删除组时: 不是用户的主组 修改用户的主组: usermod -g newgroup username userdel username : 不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userdel -r username: 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ls -l dirname: 显示目录的内容 ls -ld dinname: 显示目录本身的信息 ls -l : 连续十个字符 第一个字符代表文件的类型: 1、普通文件 -
2、目录 d 3、字符设备 c 4、块设备 b 5、链接文件 l 文件的所有者,文件的所属组 所有者是创建文件的用户,所属组所有者所在的主组 数字:表示 节点数量 inod值 touch f1 --- f1inod --- f2 f3
硬链接表示时是- (file) ln 源文件 链接文件 ln -s 源文件 链接文件 权限: 常用的权限有三种: 读 写 执行 用字表示: r w x 三种权限赋给三类用户:所有者 所属组 其它用户 默认的文件的权限:rw-r--r-- 默认的目录的权限: rwx-r-xr-x r: 对于文件: 可以显示文件的内容 w: 对于文件: 可以修改文件 x: 对于文件: 可以执行文件 r: 对于目录: 可以列出目录的内容 w: 对于目录: 可以在目录中生成文件或目录 x: 对于目录: 用户可以进入目录 修改权限 :chmod o-x dirname 默认权限是由umask决定:umask的默认值是0022 0666
0022 0777
0022 r: 4 w: 2 x : 1 文件的默认权限是644,目录的默认权限是755 修改umask值 :umask 0044
suid sgid: suid: 执行文件时以文件的所有者身份运行,默认是当前用户
passwd : 普通用户是能够修改自己的密码 密码保存在/etc/shadow chmod u-s /usr/bin/passwd : 普通用户不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sgid:
username 6、用户的主目录: 用户登录系统时最先进入目录是主目录 自动生成用户的主目录,主目录位置/home有一个与用户同名 的目录 7、登录时的shell: 命令解释器 bash 指定特定的信息: 指定UID:useradd -u 2000 user5 useradd -u 2000 -o user6 : 允许用户的uid重复 指定GID: 要求GID要存在 useradd -g gid username : 要求gid是存在的 useradd -c "" username :说明信息 修改用户的主目录:useradd -d /users/user12 user12 修改shell : 要求shell在/etc/shells文件中存在 useradd -s /bin/ksh username useradd -u 4001 -g 0 -c "user18" -d /users/user18 -s /bin/csh user18 修改用户信息: 修改建立用户的默认信息:/etc/default/useradd 直接修改用户的信息:usermod useradd -s /bin/bash user20 -l: 用户改名 usermod -l newname oldname 用户主目录: 切换用户:su - username: 切换用户同时应用新用户的环境量 主目录下的信息: 保存有用户的环境变量信息 ls -a 环境变量的配置: 全局修改、针对特定用户 全局修改:/etc/profile /etc/bashrc 区别: 用户登录时应用:/etc/profile /etc/bashrc: 新打开新终端时生效 查看当前的路径信息: PATH=$PATH:/jdk1.5/bin 分隔符是冒号(分号) export PATH linux下的当前目录是不做为命令查找目录,需要手工加入 export PATH= ./command : 当前 source /etc/bashrc source /etc/profile : . filename : 文件本身不需要执行权限,立即执行 /etc/profile : source /etc/profile :在当前窗口生效
只修改某个用户:修改用户主目录下环境变量文件() 新建的用户默认拷贝的是/etc/skel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组: 显示组的信息:/etc/group文件 在redhat中新建用户时默认生成同名的组 用户默认是属于同名组: 用户属于多个组 用户的组: 主组 辅助组 默认用户只能有一个主组,但可属于多个辅助组 useradd -g 主组名称 -G 辅助组名称列表用逗号隔开 username useradd -g hh5 -G 4004,4005,4006 hh5 显示用户的ID : id 命令可以列出用户的uid及所有的gid id username: groups username: 查看用户所属组(主组在前) 显示当前用户:whoami 显示所有的在线用户:who w 如果是远程连接: 相当于登录时以伪终端登录 允许root用户做telnet连接: 修改允许的伪终端的值 vi /etc/securetty 只要是还有可用的伪终端时root就可以做远程telnet 连接 vi /etc/xinetd.d/telnet disable = no service xinetd restart 禁用root做远程的ssh: vi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no service sshd restart 删除用户: 删除组时: 不是用户的主组 修改用户的主组: usermod -g newgroup username userdel username : 不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userdel -r username: 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ls -l dirname: 显示目录的内容 ls -ld dinname: 显示目录本身的信息 ls -l : 连续十个字符 第一个字符代表文件的类型: 1、普通文件 -
2、目录 d 3、字符设备 c 4、块设备 b 5、链接文件 l 文件的所有者,文件的所属组 所有者是创建文件的用户,所属组所有者所在的主组 数字:表示 节点数量 inod值 touch f1 --- f1inod --- f2 f3
硬链接表示时是- (file) ln 源文件 链接文件 ln -s 源文件 链接文件 权限: 常用的权限有三种: 读 写 执行 用字表示: r w x 三种权限赋给三类用户:所有者 所属组 其它用户 默认的文件的权限:rw-r--r-- 默认的目录的权限: rwx-r-xr-x r: 对于文件: 可以显示文件的内容 w: 对于文件: 可以修改文件 x: 对于文件: 可以执行文件 r: 对于目录: 可以列出目录的内容 w: 对于目录: 可以在目录中生成文件或目录 x: 对于目录: 用户可以进入目录 修改权限 :chmod o-x dirname 默认权限是由umask决定:umask的默认值是0022 0666
0022 0777
0022 r: 4 w: 2 x : 1 文件的默认权限是644,目录的默认权限是755 修改umask值 :umask 0044
suid sgid: suid: 执行文件时以文件的所有者身份运行,默认是当前用户
passwd : 普通用户是能够修改自己的密码 密码保存在/etc/shadow chmod u-s /usr/bin/passwd : 普通用户不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sgid:
相关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