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格式
时间:2006-07-04 来源:lzhw_lucky
MPEG的全称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专门制定多媒体领域内的国际标准的一个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88年,由全世界大约300名多媒体技术专家组成。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视音频同步)三个部分。
MPEG压缩标准是针对运动图像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并保存第一帧信息,然后就只存储其余帧相对第一帧发生变化的部分,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MPEG压缩标准可实现帧之间的压缩,其平均压缩比可达50:1,压缩率比较高,且又有统一的格式,兼容性好。
在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中,较多采用MPEG系列标准,包括MPEG-1、2、4等。MPEG-1(ISO/IEC 11172)是MPEG组织于1992年提出的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媒体国际标准。MPEG-1标准的正式名称为“基于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和声音的压缩标准”,可见,MPEG-1着眼于解决多媒体的存储问题。由于MPEG-1的成功制定,以VCD和MP3为代表的MPEG-1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继成功制定MPEG-1之后,MPEG组织于1996年推出解决多媒体传输问题的MPEG-2标准。MPEG-2的正式名称为“通用的图像和声音压缩标准”。MPEG-2标准最为引人注目的产品是数字电视机顶盒与DVD。此后,MPEG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于1999年1月公布了ISO的MPEG-4(视频和音频对象的压缩)标准的第一版,随后又于1999年12月公布了此标准的第二版。MPEG-4的正式ISO命名为ISO/IEC14496。MPEG-4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1993年7月正式启动,于1999年1月成为国际标准,经历了长达6年的研究与讨论。
MPEG-1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00,音频压缩率为1/6.5。MPEG-1提供每秒30帧352*240分辨率的图像,当使用合适的压缩技术时,具有接近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的质量。 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
MPEG-2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为10Mbps,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甚至更高的编码范围。 MPEG-2有每秒30帧704*480的分辨率,是MPEG-1播放速度的四倍。它适用于高要求的广播和娱乐应用程序,如: DSS卫星广播和DVD,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辨率的两倍。
MPEG-4标准是超低码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用于传输速率低于64kbps的实时图像传输,它不仅可覆盖低频带,也向高频带发展。较之前两个标准而言,MPEG一4为多媒体数据压缩提供了—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它更多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算法。它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充分用进来,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算法,也包括图像合成、语音合成等技术。MPEG-4从其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具体目标,但却都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MPEG-4的最大创新在于赋予用户针对应用建立系统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使用面向应用的固定标准。此外,MPEG-4将集成尽可能多的数据类型,例如自然的和合成的数据,以实现各种传输媒体都支持的内容交互的表达方法。借助于MPEG-4,我们第一次有可能建立个性化的视听系统。
目前,MPEG组织正在讨论和制定MPEG-7标准。MPEG-7标准的正式名称叫“多媒体描述接口”,并将于2001年11月发布。MPEG制定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多媒体内容的检索问题。通过这个标准,MPEG希望对以各种形式存储的多媒体结构有一个合理的描述,通过这个描述,用户可以方便地根据内容访问多媒体信息。在MPEG-7体系下,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访问媒体。比如,用户可以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寻找自己关心的新闻,可以跳过不想看的内容而直接按自己的意愿收看精彩的射门集锦;在互联网上,用户键入若干关键词就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克林顿的演讲、贝多芬的交响乐等;甚至用户只需出示一张克林顿的照片或哼一首音乐的旋律,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多媒体材料。所有这些,都取决于MPEG-7中对各种多媒体内容的描述。与此同时,MPEG-21标准也于2000年6月开始启动。MPEG-21的正式名称叫“多媒体框架”,其具体内容正在制订过程中。总之,随着MPEG组织的不断努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广大用户会日益感受到新技术和新标准给大家带来的种种方便和实惠。 MPEG 是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它包括了 MPEG-1, MPEG-2 和 MPEG-4 (注意,没有MPEG-3,大家熟悉的MP3 只是 MPEG Layeur 3)。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它被广泛的应用在 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可以说 99% 的 VCD 都是用 MPEG1 格式压缩的,(注意 VCD2.0 并不是说明 VCD 是用 MPEG-2 压缩的)使用 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 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则是应用在 DVD 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 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面。使用 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可以到压缩到 4 到 8 GB 的大小(当然,其图象质量等性能方面的指标 MPEG-1 是没得比的)。MPEG-4 是一种新的压缩算法,使用这种算法的 ASF 格式可以把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 300M 左右的视频流,可供在网上观看。其它的 DIVX 格式也可以压缩到 600M 左右,但其图象质量比 ASF 要好很多。 MP3是应用于MPEG-1的一项音频压缩技术标准,英文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3。我们做出这个定义的依据是:第一,MPEG官方已经明确表示,MP3和MPEG-1 Audio Layer3是指同一件事情(详细请参考MPEG Audio问答集)。第二、Layer技术的发布者Fraunhofer IIS-A[注1]官方技术文档中也提到过,MP3就是MPEG-1 Audio Layer3(请参考Layer3问答集)。此外,在很多知名厂商比如SONY、Philips的一些相关技术文档中也直接说明了MP3是MPEG-1 Audio Layer3的问题(参考相应技术部分)。 [注1]作为国际性的研究实验室,Fraunhofer IIS-A(后缀-A是指Audio即音频部分)是高质量、低比特率音频编码领域的领导者之一。Fraunhofer IIS-A是MPEG Layer3以及MPEG-2 ACC的主要发展者。同时,Fraunhofer IIS-A也在MPEG-4的标准化构架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想了解Fraunhofer IIS这个设立在德国的研究室,请访问http://www.iis.fhg.de/amm/。 小问题:那么有没有MPEG-2 Audio Layer3呢? 根据Layer的应用环境和开发目的(应用于MPEG-1 Audio和MPEG-2 Audio)[关于Layer,我们会在以后讲到。],可以说答案是肯定的(MPEG-2 BC,ISO/IEC 13818-3)。但是就目前来看,关于MPEG-2 Audio讨论最多的是MPEG-2已经发展出的改进型技术MPEG-2 AAC(ISO/IEC 13818-7)即“高级音频编码”(Avanced Audio Coding)[注2]。 [注2]所谓的MP4就是利用了MPEG-2 AAC技术的产物。关于MPEG-2 AAC,详情请见www.mpeg.org的MPEG Audio FAQ问答集。 问题的延伸:MP3是Layer3或者Layer3是MPEG3? 绝对不是!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音频编码方案,Layer-3只是MPEG标准的一部分。Layer-3被定义在MPEG-1和MPEG-2这两种已经存在的国际标准的音频部分中。定义在MPEG-1 Audio中就是MP3,但是不要忘了LAuyer-3还可以定义在MPEG-2 Audio中。此外,Layer-3仅仅用于MPEG-1和MPEG-2中,根据前几篇我们论述的家族关系,作为某个子家族(MPEG-1或MPEG-2)的成员(Layer-3)怎么能和这个子家族相提并论呢?况且,目前还没有发展出MPEG-3的定义。
MPEG压缩标准是针对运动图像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并保存第一帧信息,然后就只存储其余帧相对第一帧发生变化的部分,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MPEG压缩标准可实现帧之间的压缩,其平均压缩比可达50:1,压缩率比较高,且又有统一的格式,兼容性好。
在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中,较多采用MPEG系列标准,包括MPEG-1、2、4等。MPEG-1(ISO/IEC 11172)是MPEG组织于1992年提出的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媒体国际标准。MPEG-1标准的正式名称为“基于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和声音的压缩标准”,可见,MPEG-1着眼于解决多媒体的存储问题。由于MPEG-1的成功制定,以VCD和MP3为代表的MPEG-1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继成功制定MPEG-1之后,MPEG组织于1996年推出解决多媒体传输问题的MPEG-2标准。MPEG-2的正式名称为“通用的图像和声音压缩标准”。MPEG-2标准最为引人注目的产品是数字电视机顶盒与DVD。此后,MPEG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于1999年1月公布了ISO的MPEG-4(视频和音频对象的压缩)标准的第一版,随后又于1999年12月公布了此标准的第二版。MPEG-4的正式ISO命名为ISO/IEC14496。MPEG-4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1993年7月正式启动,于1999年1月成为国际标准,经历了长达6年的研究与讨论。
MPEG-1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00,音频压缩率为1/6.5。MPEG-1提供每秒30帧352*240分辨率的图像,当使用合适的压缩技术时,具有接近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的质量。 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
MPEG-2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为10Mbps,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甚至更高的编码范围。 MPEG-2有每秒30帧704*480的分辨率,是MPEG-1播放速度的四倍。它适用于高要求的广播和娱乐应用程序,如: DSS卫星广播和DVD,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辨率的两倍。
MPEG-4标准是超低码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用于传输速率低于64kbps的实时图像传输,它不仅可覆盖低频带,也向高频带发展。较之前两个标准而言,MPEG一4为多媒体数据压缩提供了—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它更多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算法。它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充分用进来,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算法,也包括图像合成、语音合成等技术。MPEG-4从其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具体目标,但却都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MPEG-4的最大创新在于赋予用户针对应用建立系统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使用面向应用的固定标准。此外,MPEG-4将集成尽可能多的数据类型,例如自然的和合成的数据,以实现各种传输媒体都支持的内容交互的表达方法。借助于MPEG-4,我们第一次有可能建立个性化的视听系统。
目前,MPEG组织正在讨论和制定MPEG-7标准。MPEG-7标准的正式名称叫“多媒体描述接口”,并将于2001年11月发布。MPEG制定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多媒体内容的检索问题。通过这个标准,MPEG希望对以各种形式存储的多媒体结构有一个合理的描述,通过这个描述,用户可以方便地根据内容访问多媒体信息。在MPEG-7体系下,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访问媒体。比如,用户可以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寻找自己关心的新闻,可以跳过不想看的内容而直接按自己的意愿收看精彩的射门集锦;在互联网上,用户键入若干关键词就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克林顿的演讲、贝多芬的交响乐等;甚至用户只需出示一张克林顿的照片或哼一首音乐的旋律,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多媒体材料。所有这些,都取决于MPEG-7中对各种多媒体内容的描述。与此同时,MPEG-21标准也于2000年6月开始启动。MPEG-21的正式名称叫“多媒体框架”,其具体内容正在制订过程中。总之,随着MPEG组织的不断努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广大用户会日益感受到新技术和新标准给大家带来的种种方便和实惠。 MPEG 是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它包括了 MPEG-1, MPEG-2 和 MPEG-4 (注意,没有MPEG-3,大家熟悉的MP3 只是 MPEG Layeur 3)。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它被广泛的应用在 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可以说 99% 的 VCD 都是用 MPEG1 格式压缩的,(注意 VCD2.0 并不是说明 VCD 是用 MPEG-2 压缩的)使用 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 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则是应用在 DVD 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 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面。使用 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可以到压缩到 4 到 8 GB 的大小(当然,其图象质量等性能方面的指标 MPEG-1 是没得比的)。MPEG-4 是一种新的压缩算法,使用这种算法的 ASF 格式可以把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 300M 左右的视频流,可供在网上观看。其它的 DIVX 格式也可以压缩到 600M 左右,但其图象质量比 ASF 要好很多。 MP3是应用于MPEG-1的一项音频压缩技术标准,英文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3。我们做出这个定义的依据是:第一,MPEG官方已经明确表示,MP3和MPEG-1 Audio Layer3是指同一件事情(详细请参考MPEG Audio问答集)。第二、Layer技术的发布者Fraunhofer IIS-A[注1]官方技术文档中也提到过,MP3就是MPEG-1 Audio Layer3(请参考Layer3问答集)。此外,在很多知名厂商比如SONY、Philips的一些相关技术文档中也直接说明了MP3是MPEG-1 Audio Layer3的问题(参考相应技术部分)。 [注1]作为国际性的研究实验室,Fraunhofer IIS-A(后缀-A是指Audio即音频部分)是高质量、低比特率音频编码领域的领导者之一。Fraunhofer IIS-A是MPEG Layer3以及MPEG-2 ACC的主要发展者。同时,Fraunhofer IIS-A也在MPEG-4的标准化构架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想了解Fraunhofer IIS这个设立在德国的研究室,请访问http://www.iis.fhg.de/amm/。 小问题:那么有没有MPEG-2 Audio Layer3呢? 根据Layer的应用环境和开发目的(应用于MPEG-1 Audio和MPEG-2 Audio)[关于Layer,我们会在以后讲到。],可以说答案是肯定的(MPEG-2 BC,ISO/IEC 13818-3)。但是就目前来看,关于MPEG-2 Audio讨论最多的是MPEG-2已经发展出的改进型技术MPEG-2 AAC(ISO/IEC 13818-7)即“高级音频编码”(Avanced Audio Coding)[注2]。 [注2]所谓的MP4就是利用了MPEG-2 AAC技术的产物。关于MPEG-2 AAC,详情请见www.mpeg.org的MPEG Audio FAQ问答集。 问题的延伸:MP3是Layer3或者Layer3是MPEG3? 绝对不是!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音频编码方案,Layer-3只是MPEG标准的一部分。Layer-3被定义在MPEG-1和MPEG-2这两种已经存在的国际标准的音频部分中。定义在MPEG-1 Audio中就是MP3,但是不要忘了LAuyer-3还可以定义在MPEG-2 Audio中。此外,Layer-3仅仅用于MPEG-1和MPEG-2中,根据前几篇我们论述的家族关系,作为某个子家族(MPEG-1或MPEG-2)的成员(Layer-3)怎么能和这个子家族相提并论呢?况且,目前还没有发展出MPEG-3的定义。
相关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