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游戏榜单
  • 软件榜单
关闭导航
热搜榜
热门下载
热门标签
php爱好者> php文档>恋爱中的web2.0

恋爱中的web2.0

时间:2006-04-20  来源:softiger

时间就像个长焦镜头一样拉近又远离, 马尔克斯的这句话, 真不是一般人想的出来的, 妒煞了多少文艺青年(包括我就眼红的要死). 多年以后, 当老的掉牙的keso 没事数牙玩的时候, 回首当年他扛把子, 影响无数中国IT青年风风火火投身web2.0大潮时, 应该也会做如此感慨吧.

     恋爱中的人, 不可以正常人而理喻. 正常人重视的, 恋人们置若罔顾, 恋人们无比珍惜的, 正常人目瞪口呆. 关于web2.0的继续前进的讨论, 就如这般. web2.0到底是一个炒作的概念, 还是一个新的时代, 在时代变革的转折点上, 没有人能说自己真的看清了时代的走向, 痴迷者的心态, 和局外人的心态,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 于是不断有人继续加柴火,有人继续泼凉水,  某不才, 愿泼开水.

     我说说web2.0现在关注的比较多的方面:

  • 据说, web2.0的本质是去中心化. 以前internet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本来就把持话语权的人的手里, 在之前, internet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信息发布者和受众,是上下层次非常分明的关系. 最典型最常被拿来批判的就是门户网站的存在, 类似于现实社会里的媒体, 它们掌握着信息的源头, 信息从它们那里出发, 向周围辐射, 是一个单向传递链. 而web2.0的去中心化, 使信息形成了一个多向流动的回路, 不是链, 链有终点, 是回路, 生生不息, 周而复始. 回路上的每个节点, 只有流量大小之分, 没有优先级之分. 然而有人说了, 这不就是一个没有版主的论坛嘛.
  • 据说, web2.0的核心是用户交互. web2.0不认为个人网页是web2.0, 但是认可blog, 因为blog有评论, 有feedback, 这反过来会影响blogger的观点. web2.0不认为slashdot是web2.0, 但是认可digg, 虽然slashdot也是用户提交新闻, 但digg的新闻完全由用户控制, 这自由到了极端. 即便如此, 却并没有令人担心的失控场面发生, 因为基于统计学, 用户基数越大, 数据显示越具真实意义. 这种相互影响的个体交互和团体影响,  具有一种级联放大的共振效应. 可是有人说, 这不还是一个没有置顶贴没有版主的论坛嘛.
  • 据说, web2.0的特色是专一功能. web2.0认为, 信息内容要针对核心群体, 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做到无可替代. web2.0崇尚创意, 一个又有创意又有执行力的团队,  简直就是web2.0的活体分身. 众所周知, 豆瓣是当今中国web2.0的代言人, 为什么是豆瓣, 为什么不是土豆, 为什么不是菠萝? 我觉得有两点主要理由. 一是因为豆瓣的阿北本身就是豆瓣的一个热心用户, 有这么一个金牌卧底在, 那个洪湖水呀, 浪打浪啊. 二是因为豆瓣团队人少, 程序员一直就一个人, 前不久才增加到两个人, 一人包干一切, 符合国人传统的高大全形象. 不过有人说了, 那豆瓣和verycd有什么不同呢? 不还就是另一个话题受限还皮肤简陋的论坛嘛.
  • 据说, web2.0的表现是开放服务. web2.0坚持, 如果一个没有开放性服务的信息源还标榜是web2.0,  就好像一个人没穿衣服就上街还说自己很文明一样失礼. 只能说是web1.0的原始人, 茹毛饮血解决生存问题都难, 要求穿衣服打扮的象个绅士确实有点高要求了. 还是拿豆瓣来举例, 其实豆瓣一直就是奔着web2.0的旌旗去的, 不过开始功能有限, 只好假装只是个书友会, 现在就气粗多了, 热心提供一些脚本啊, API之类的, 俨然web2.0的三好学生. 只是有人说了, 这和一个包装些别人不会用的使用技巧推荐给你的论坛有何区别嘛.
  • 还有据说web2.0的宣言就是"永远beta"的. 这简直就是一个人孩童时期装嫩, 少年时期装嫩, 中年时期装嫩, 到老了还要坚决装嫩... 所以这么拿不出手的话题我就不讲了. 至于web2.0的平台必然要用AJAX不用就不是web2.0之类的话题, 简直就和早餐你喝的豆浆而我喝的是牛奶所以你吃的不是早餐一样好笑.

     说老实话, 非要说一个web2.0典型站点和一个论坛程序有何截然区别, 不引经据典只是实事求是分析的话, 相信web2.0的坚持者们说来也气短的很. 因为web2.0所强调的那些特点, 用论坛程序基本上都能实现. web2.0到底是一个寻找商业机会的概念, 还是一场潮来又潮去的时尚, 还是一次新internet时代的洗礼? IT界永远是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要敏锐的嗅到那一丝猎物的气息, 太难了. IT界不缺大佬, 个个都是鲨鱼, 能在一个游泳池里察觉一滴血的腥味, 群拥而上, 但是要在一个放满鲨鱼血的泳池里追踪一滴人血的气味, 这就非鲨鱼的自然之力所及了.

     坚持web2.0是炒作的, 是对web2.0的赢利模型置疑. web2.0说只要有一万忠实用户就有钱赚, 麻烦的是, 这个世界上apple只有一个, 不要太自信用户对你的向心力.  web2.0目前还没有稳定的令人信服的特有赢利模型, 唯一的赢利模型就是赚vc的钱...

     web2.0的价值在哪里? 我不认为人们已经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即使是商业上能够接受的答案. 当然, 也有个万金油答案, 就是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答案佛挡杀佛魔挡杀魔@#$%$%^

     但我认为web2.0是有前途的, 不是虚妄的. 从开源风潮的越来越成熟, 草根挑战权威, 这是精神上的准备, 例如linux这面大旗. 从产业服务商的态度越来越开放, 重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这是环境上的准备, 例如最重产权的ms开始提供live服务. 从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新的生产工具, 已经形成了改变生产关系的新生产力, 例如keso这个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已经不可分割的新人类, 这已经是上路了.

     我认为, 纯个人认为(这只是个对你的心理暗示, 实际上是想你也这么认为), web2.0是真有这么个你要等的人, 不过什么时候来不知道, 现在到没到不知道, 反正已经在路上了.

     我觉得, 人们对web2.0的众说纷纭, 是把好好一件事给办砸了. 其实千言万语, 总归一句, 这话还是我大言不惭的来说好了. web2.0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 最重要的是算法, 问题的正解, 只此一手.

     web1.0时代, 是以信息为中心. internet是信息的载体, 有没有用, 谁受益, 浑不管.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过犹不及, 一个无选择性的信息海洋其实对用户一点也不友好, 无从选择和没有选择两者意义是等价的.  web2.0时代, 是以用户为中心. 有web1.0多年的信息量做积累, 用户要什么, 就给他找什么, 以人为本, 构造和谐社会...

     web1.0是解决量的问题, web2.0解决质的问题. 而如何解决质的问题, 恐怕很少人想过吧, 有那么多的号称web2.0的网站, 其实只不过是抱着个创意甚至偷个创意在忽悠, 功能纯是堆砌, 还处在量的积累阶段. 要解决质的问题, 必须靠好的数学模型, 靠算法. 要知道, 自然界一切问题包括社会问题都是数学问题.

     一个好的数学模型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好的算法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是两点:

  • 挖掘用户习惯. 什么是用户习惯? 每天上新浪算不算用户习惯? 不算, 每天上新浪是为看新闻, 所以每天看新闻才是用户习惯. 每天看哪些方面的新闻? 新浪是否无可替代? 网易新闻现在改版变得很左很新颖, 存不存在有一天看新闻每天不上新浪了改上网易? 这很难讲. 从用户打开电脑, 连上internet那一刻起, 用户的所有操作都是用户习惯. 去中心化和专一功能都是为了最好的最精确的挖掘用户习惯, 拿keso这个人类2.0来举例子, keso阅读量众所周知的大, keso的用户习惯具有代表意义, 当keso无所事事(当然keso没有无所事事的时候, 我只是举例子), keso打开搜索引擎(这个搜索引擎也许是google, 也许是blog搜索引擎, 用户习惯1), 搜keso这个关键字(地球人都知道, keso就是这么自恋的这么一个人), 然后keso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有意思? 标准是什么? 用户习惯2 ), keso打开文章链接阅读全文, 甚好, 收藏之(用户习惯3)或推荐给好友之(用户习惯4), 意犹未尽blog一篇以做聊资(用户习惯5), 因为这篇文章讲的很多新东西, 有的感兴趣有的不感兴趣(感兴趣又是基于什么标准?用户习惯6), 对感兴趣的内容又展开链接...挖掘这些用户习惯最终是要达到什么效果? 我以刘润举例, 如果能从刘润的用户习惯挖掘出他的关注点, 一个是"管理", 一个是"公益", 那数学模型可算是成功了. 要是竟然挖掘出他还有一点好为人师的小情调, 那就perfact了. 挖掘用户习惯其实不太难, google就在做这件事, 它才开了个头, 只是用来做个性化搜索(个性化主页是人为定制, 不是挖掘), 但是人们已经在哇哇叫了.
  • 挖掘用户关系. 什么是用户关系? 我和当当响师傅是同学, 这算不算用户关系? 不算, 我去看他的blog, 他来看我的blog, 这才是用户关系. 又或者, 刘润常来看我的blog, 这是不是用户关系?严格来说也不算, 因为刘润是run2me的带头大哥, 他来看我的blog只是照例巡场, 如果他常去看我别的blog, 这可算是用户关系. 再比如, 我和virushuo宿未谋面但又是神交的网友, 这算不算用户关系? 通过文字而结识, 继而IM, 从而在观点, 立场, 品味等方面互相渗透影响, 这可是十足真金的用户关系哪. 用户交互和开放服务都是为了挖掘用户关系. 可以看到, 挖掘用户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收集用户已有的现实中的关系, 一方面是诱导用户激发潜在的特定的关系, 比如豆瓣的推荐和你品味最象的人, 这太TMD的再是挖掘用户关系不过了.

     要做好挖掘的工作, 没有一个好的算法好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的, 而且, 好的算法好的数学模型才是web2.0不可替代的核心, 是解决质的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觉得, 豆瓣是真正的web2.0, 它有它的核心算法和模型, 这是不可公开的竞争力, 不信你非让阿北说给你看看, 看他会不会急了打你满地找牙.

     web2.0当前正在热恋期对吧(我是催眠你说对, 我才好继续说下去)? 2005年开始正式恋上, 今年正是蜜月时期. 期望后果, 然而不计后果, 先轰轰烈烈爱一场再说, 这让我想起了还珠格格... 这次恋爱结果也许成功也许失败, 失败了再来, 因为是做这个事的时候了. 人说, 不是我要爬山, 是因为山在那里. 成功了固然美满, 即便失败, 人还是那个人, 多了沧桑, 学会了成熟, 更储藏了一段甜蜜的回忆.

相关阅读 更多 +
排行榜 更多 +
辰域智控app

辰域智控app

系统工具 下载
网医联盟app

网医联盟app

运动健身 下载
汇丰汇选App

汇丰汇选App

金融理财 下载